老戏骨赵成顺:亲手把走歪路的儿子赵滨培养成演技派是最大的成功

2025-07-17 16:15:23合遥落

"老赵家那小子又惹事了!"1992年的夏天,这条消息在焦作老街上传得沸沸扬扬。14岁的赵滨抡起板砖把同学脑袋开了瓢,校领导急得直跺脚:"快把赵成顺叫回来!这娃再不管就废了!"正在北京拍戏的赵成顺接到电话,手里的剧本"啪嗒"掉在地上——他那个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儿子,到底还是走上了歪路。

这个在荧幕上演惯硬汉的河南汉子,此刻手指头都在发抖。当年揣着窝窝头考进中戏的穷小子,好不容易在《颍河故事》里崭露头角,眼瞅着就要熬出头。可看着儿子在派出所里梗着脖子的混样,他咬咬牙把北京的房子退了租。剧组老伙计劝他:"老赵你疯啦?《黄克诚》马上开机,你这男一号不要了?"他蹲在马路牙子上猛嘬两口烟:"戏还能再拍,儿子就这一个。"

赵滨见着老爹非但没怂,反而梗着脖子嚷嚷:"您不是忙着当大明星吗?管我干啥!"这话像刀子似的扎得赵成顺心口生疼。他想起儿子六岁时抱着他腿不让走的模样,现在却成了派出所常客。有回半夜逮着赵滨在游戏厅赌钱,他抄起扫把就要揍,孩子他妈哭着拦:"你越打他越犟!"这话倒提醒了他,第二天就在家里支棱起"赵家班",把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都招来学表演,硬把赵滨按在最后一排。

"表演讲究真听真看真感受!"老赵拿着搪瓷缸当惊堂木,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唯独赵滨"咣当"踹翻凳子:"演个屁!"玻璃碴子扎进手掌鲜血直流,爷俩隔着碎玻璃对视,都在较劲。那段时间老赵白天在胡同口摆烟摊,晚上帮妹妹看小卖部,有回被街坊认出来:"哎呦这不是电视里那个警察吗?"他讪笑着把警帽往柜台底下塞,转头看见儿子蹲在马路对面,眼神跟刀子似的。

转机出现在《五男二女》剧组。老赵跟导演喝了两盅烧刀子,红着脸把儿子塞进组里打杂。赵滨刚开始搬道具都吊着脸,直到看见女主角顶着40度高烧还在背词,他蹲在煤炉子边嘀咕:"这帮人图啥呢?"老赵趁机递过搪瓷缸:"尝尝,你六岁最爱喝的鸡蛋甜汤。"热气糊了赵滨一脸,他忽然发现老爹的手糙得像老树皮,道具箱上那本翻烂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每页都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1997年拍《冬天不冷》时,赵滨已经能演个有台词的小贩。有场戏他NG了二十多遍,急得直薅头发。老赵蹲在监视器后面不吭声,收工后才说:"当年我演侦察兵,在泥地里爬了三天。"说着撩起裤腿,膝盖上两道疤还泛着紫。那天半夜赵滨偷摸起来练台词,听见父母屋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老爹的支气管炎又犯了,为省钱硬扛着不去医院。

2004年《大清徽商》片场,演反派的赵滨被导演连夸三条过。他下意识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却见老赵猫在群演堆里当背景板,正冲他比划"六"的手势——那是爷俩的暗号,代表"真中!"。后来赵滨在《对手》里演抑郁丈夫,有场哭戏一条过。制片人拍着他肩膀说:"这演技,不愧是老赵家的种!"他望着监视器里的自己,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个摔门而出的夜晚,老爹就是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在人生舞台上的拙劣表演。

如今老赵家的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鸡蛋甜汤。有回记者问赵成顺这辈子最得意的角色,他嘬着牙花子笑:"那得是《教儿子做人》这部连续剧,演了二十多年还没杀青呢!"赵滨在边上给他斟酒,手腕上那道疤在灯光下若隐若现。电视机里正重播《破冰行动》,父子俩的戏份隔着三集——就像他们的人生,曾经相隔千里,如今在同一个频道里交相辉映。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