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我舅舅的那个演员,喝酒后记忆力下降,结果台词都记不住。跟我对戏时完全没眼神交流,真是让人难受啊。”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节目中提到过一种行业现象,表示“演我舅舅的那位演员,喝酒后脑子就不清醒,台词完全记不住。跟我对戏的时候眼神都不对上,真让人觉得不舒服。”
章子怡提到的这位老演员因为种种原因必须依赖提词器来完成演出。
事实上,演员到了某个阶段,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可别以为观众会因为Ta以前的光辉岁月而停下脚步,眼光也不会停留在过去。
随着时光的推移,曾经的赞美如今换成了失望。
这让不少老戏骨渐渐被大家称作“伪戏骨”了。
说到让人失望的演员,黄渤常常会被提起。
他有一句经典的话:现在出名了,身边都是好心人。
真是个现实的说法。
那时候,他在接受易立竞采访时,表现得很清醒。
“听着,如果真觉得身边的捧杀是好事,那可就完蛋了。”
还记得他在《疯狂的石头》等作品里的精彩表现吗?
要对角色有真心的理解。
把细节打磨得无懈可击。
对生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因此,他创造了一个既幽默又真实、既荒唐又让人心疼的底层小角色。
如今,他的作品中几乎感受不到那种“让角色活过来”的感觉了。
《封神》里,他的“姜子牙”简直就是个“混子”。
一出场就彻底颠覆了大家心中那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者形象。
他的那种一贯轻松随意的喜剧风格可不太适合“姜子牙”这个角色。
这让他和角色之间产生了明显的隔阂。
《封神1》和《热烈》这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相隔仅一周。
不管是看姜子牙还是丁雷,你都会发现一件事:黄渤的表演越来越有套路化的感觉。
也就是说,他不再是那种演什么就像什么的人了,而是无论演什么,大家都能看到黄渤的影子。
不知不觉,黄渤就这样被困在了“名利”的圈子里。
倪大红和黄渤也是同样的境遇。
早年的他所塑造的角色真是丰富多样。
《活着》里的龙二真是个精明狡滑的家伙,作为个投机者,他总给人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蒋太医,果然是个阴险狠毒的人,眼神中透着一股算计的精明劲。
>《新三国》中的司马懿,真是个狂傲不羁的角色,哪怕肢体动作有点夸张,但戏剧性十足。
《北平无战事》里的谢培东,那个隐忍又克制的人,真是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把场面稳得一塌糊涂。
这几年来,他的角色似乎总是定格在两种类型上。
一种则是以“霍天洪”为代表的霸气大佬形象。
一种是以“苏大强”为标志的老爸形象。
角色雷同。
观众越来越想念他“能演出什么就像什么”的本事。
对比一番,就能感受到“套路化”的感觉更加明显。
从“实力派”变成了“假戏骨”。
像倪大红和黄渤这样的演员,真是被名气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还有黄磊和陈道明这样被捧得极高的。
陈道明演的“康熙”,到现在也没人能比得上。
这个角色简直就像是他演艺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他可不是像黄渤那样,干啥都总是带着“黄渤”的风格。
反而是在演每部剧时,都透着一股“康熙”的味道。
黄磊和陈道明的情况很像。
《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似水年华》《暗恋桃花源》《四世同堂》等多部有深厚文学底蕴的杰出作品,让他展现出一种清冷高贵的气质。
他的学生中还有海清、姚晨、温峥嵘等许多优秀的中坚演员。
成名得早,地位高,这让他可以活得像在“真空层”一样。
“老师”这两个字对黄磊来说,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个包袱,让他感到举步维艰。
这四位演员总算还有点自觉,知道“到了适龄就要演适龄的角色”这一点。
这两位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年偶像派”。
他们就是黄晓明和陈坤。
这俩人可是大学里的同学呢。
咱们先聊聊黄晓明吧。
晓明哥的成功作品可不少哟!比如《大汉天子》里的刘彻,让他一炮而红;还有《无间道》系列中的表现,也是让人心服口服;再有《最美的时光》和《白夜追凶》,都是很受欢迎的剧作。此外,他还参与了电影《烈日灼心》、《阴阳师》等,表现也都非常亮眼。总之,晓明哥的作品可谓是丰富多彩,影响力不小呢!
《大汉天子》、《新上海滩》、《风声》、《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作品,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每部剧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吸引了一大票的观众,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感动和回忆。可见,好的剧本和精彩的演出总是能打动人心啊!
他真是个奇迹般的人。
每当大家对他的演技有疑问时,他总能带来一个让人难忘的角色。
每当大家稍微觉得他的霸总形象没那么油腻时,他就会再添一段黑历史。
就这样反复不断。
晓明哥可真是“中偶赛道”的领头羊了。
不过说到陈坤,晓明哥倒显得更大方一些。
陈坤在翻车之前,可真是忧郁系演员的代言人呢。
年轻的时候,这种忧郁气质确实为活力十足的金燕西和复杂的雨化田增添了不少魅力。
这几年,《天盛长歌》和《风起陇西》里,这种气质反而显得有点不够给力了。
要是不留神,表演就容易走上“眼神犀利+台词沉闷”的老路。
他的“偶像气质”超越了角色本身,跟角色的契合度比年轻时明显差了些。
在偶像剧中,这种“精致感”可是个大加分项。
可在现实题材里,这样的“精致感”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像黄渤、倪大红这类人,早已陷入了多年来奋斗建立起来的舒适区。
虽然他们演哪部戏都差不多,但要说苛刻点,其实他们的演技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观众看得多了,自然就觉得腻了。
这两位可是截然不同的。
他们在行业里都被大家认可为演技派。
正因为“演技太佳”,所以表演的痕迹反而愈加明显。
最引人注目的是富大龙。
前不久他在《护宝寻踪》里的表现,就被批评“演技痕迹太明显”。
他的台词说起来不太顺畅,容易把观众拉出剧情。
他在《我是刑警》里也演过警察的角色。
在《护宝寻踪》中,他又演了一名刑警,这俩角色形象差不多,没啥大的突破。
三就是他在某些场景中的表现没能跟前后的情节很好地衔接起来。
p>
情感的衔接不够自然,导致整个剧情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富大龙在一次采访里说过,“表演要有雕刻的感觉”。
他认为,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细节让角色更有立体感。
虽然时代变化迅速,他的想法依旧如故。
因此,他的表演理念和现在观众的审美之间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差距。
这几年,影视市场更爱追求“快节奏、鲜明的标签”。
像富大龙这种传统实力派演员,在这种快节奏的影视环境里真是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演的角色要么局限,戏路越来越窄,要么就是极端化,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和富大龙面临同样局面的,还有张颂文。
《狂飙》这部剧,让“高启强”成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角色。
接着,他的事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瞬间,黄渤说的“好人”就围着他这个圆点,快速聚集过来了。
那会儿,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他的演技,真是细腻得让人佩服。
“高启强”的辉煌已经过去了。
张颂文在这两年间有没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呢?
你是说跟华为二公主姚安娜合作的那个《隐秘的角落》吗?还是跟白百合的那部《一生一世》呢?这几个作品都挺有话题的,张颂文的表现也都很精彩呀!
说起他出演的角色,大家能记住的可能就是张颂文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的朱韬,还有在《一生一世》中饰演的角色。这些都让他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有不少演员常常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实际上,他们已经被局限在自己最拿手的角色里。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