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余凤
仲夏时节,行走在沂水县许家湖镇快堡村,蜿蜒向前的彩虹道路串联起精心打造的乡村景观,桥下流水潺潺,岸边花红柳绿,沿着河边悠闲地散步,一阵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
近年来,许家湖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在工业、农业和特色产业领域多点开花,奏响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一个轮胎的智造交响
今年,许家湖镇在去年全国千强镇第500名的基础上,再度实现跃升,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第459名。
走进山东永丰轮胎有限公司的半钢车间,先进的密炼机、压延机、成型机、硫化机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条条高品质子午轮胎在机器的精准操作下不断产出,将发往欧洲、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开启一段跨国旅程。
山东永丰轮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方坤介绍说,“自2013年公司落户沂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快速发展。从最初税收3000万元,到后来5000万元、1亿元、2亿元,再到2023年的2.5亿元,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
近年来,沂水县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尊、发展为先、实干为要”的干事创业导向,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尊企重企的社会环境、爱企为企的激励环境、扶企助企的发展环境,坚定了企业立足沂水、扎根沂水、奉献沂水的信心和决心。
为落实“工业强县”首位战略部署,实现工业“量质齐升,两年千亿”目标,2024年,沂水县把山东永丰轮胎有限公司等企业列入百年企业培育库,并给出了一揽子利好政策。不仅统筹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优先对培育库企业给予重点支持,还鼓励银行对培育库企业给予利率优惠。为加快企业创新升级,沂水县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先支持培育库企业需求,安排“一对一”对接业内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列入百年企业培育库为契机,我们聚焦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改善工艺配方和外观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舒适性、安全性、节能经济性,把主业做专做精做实,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郭方坤坚定地说。
在永丰轮胎的带动下,许家湖镇的橡塑产业强镇全面起势。龙头企业山东永丰轮胎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税收过2亿元,2023年实现出口额5.3亿美元。它的落地发展,吸引了锐巴新材料、鲁驰新材料等15家橡塑企业相继落地,预计今年行业生产总值可冲破百亿大关。龙头带动、链式发力,许家湖镇支柱产业不断加速从“1”到“100”跃升。
一颗榛子化身绿色“聚宝盆”
七月许家湖镇,处处涌动着蓬勃的夏日生机。在快堡村的榛子园里,郁郁葱葱的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榛子,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榛子园内,村民们正忙碌地穿梭在树间,仔细地检查着榛子的生长情况。一位村民停下手中的活,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种花生和玉米。后来村党支部带领我们发展榛子产业,每年收入比种花生要高四倍。”
许家湖镇快堡村榛子园项目位于快堡村以东,距离镇驻地约4公里,是全省规模较大的榛子种植产业园区之一。但在以前,这里地块零星瘠薄,村民大都撂荒闲置。2009年,刘军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一直琢磨如何将这片土地充分利用起来。2017年,快堡村抓住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机遇,整理土地800亩,经过多方考察,确定了以发展榛子种植为主导产业,领办成立“沂蒙榛子”专业合作社。
面对群众的质疑,党支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拿出30亩土地作为榛子试验田,支部书记带头管理10亩,其他4名村“两委”干部分别管理5亩,收益归合作社所有。在“两委”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种植榛子树。
“目前全村已种植榛子1700余亩,平均亩产可达1500斤,亩均净收益4000余元,年可实现总收益68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走出了一条村集体年年有积累、社员年年有收入的富民强村之路。”快堡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江介绍道。
从“试验田”到“聚宝盆”,快堡村党支部以一颗榛子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用实干诠释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共富密码,为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只鸽子飞出产业“金链条”
在许家湖镇的“沂蒙金鸽”链动振兴示范基地,宽敞明亮的鸽舍整齐排列,1.4万只肉鸽咕咕的叫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走进鸽舍,只见一只只雪白的肉鸽或悠闲踱步,或扑闪翅膀,显得十分活泼。
许家湖镇秉持“党建引领、村企联动”的发展理念,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盘活闲置房屋和大棚作为养殖场所。企业统一培训、配苗、投喂饲养及回收,形成了完整高效的闭环运营体系。依托山东菲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示范基地,负责统一购销分发,极大地保障了养殖户的利益。
以菲耀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中心,周边的小李马庄、石屋官庄和西戚家庄等村,都在紧锣密鼓地上马鸽子养殖项目。其中,小李马庄村已经率先投放鸽苗,首批养殖鸽子1800对,平均每天产蛋量在400枚左右,年利润约20万元。
县检验检测中心派驻小李马庄村第一书记姜召坤说:“小李马庄全村土地1674亩,其中1040亩种植水蜜桃,是以前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自从村里发展肉鸽养殖产业,不少村民反映,一年下来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而且,养殖肉鸽也不累,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沂蒙金鸽”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饲料加工、鸽具生产到肉鸽销售、冷链物流,一条完整的肉鸽产业链逐渐形成,为许家湖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秉持“一盘棋”发展理念,许家湖镇以片区为单位,统筹资源、连片发展,共建文旅产业集群。依托美丽乡村区位、资源优势,许家湖镇探索“养殖基地+片区旅游”模式,开发鸽子观赏、科普、互动等体验项目,配备专业讲解人员,为游客详细介绍不同品种肉鸽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吸引游客参与,预计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10余万元,榛子采摘园客流量提升30%以上,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模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让更多的村民受益。”许家湖镇二级主任科员宋令军表示,“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肉鸽养殖、榛子园种植产业朝着专业化、现代化大步迈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