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遗址内挖出大量桃核。
大观山果园种植的桃子(图源:杭州民政)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文明有时就浓缩在这一颗小小的桃核里。
↑都市快报(杭州民政)
立于绿草丛生的大莫角山之上,最远处是天目山脉,近一些有位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的两座自然小山——雉山和凤山,再近处是河道、水面与大片绿油油的稻田,良渚古人逐水为生、筑土为居的生活特征以鲜活的形象呈现开来。5000年前,良渚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栽桃树、食桃果,莫角山及周边地区曾经桃李满园。5000年后,位于良渚古城(良渚文明)核心区域——莫角山遗址的大观山果园,盛产的正是闻名遐迩的大观山蜜桃。
大观山果园在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都市快报)
这里曾是杭州市较大规模的水果基地之一,光水蜜桃的品种就有17个,还有柑橘、苹果、枣子、葡萄、日本甜柿、草莓等果品,为杭州市场和宾馆提供了大量的新鲜水果,并列入国家出口任务。
1987年美国教授来大观山果园参观(图源:杭州民政)
当时的大观山果园是杭州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之一,是一家安置长期流浪人员的安置农场,有着“兜底保障”的职能。有的游民在外面游荡惯了,学会行窃伎俩,因此他们在果园不光要劳动改造,也要进行思想学习。
1989年7月,中国园艺学科奠基人、著名果树园艺学家吴耕民先生来到大观山果园,不禁赞叹:“我94岁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油桃,就像苹果一样!”
曾几何时,果园的干部职工们在开荒耕种、辛勤劳作时,曾捡到过不少古铜钱,也曾从地里掘出不少破瓦罐,他们隐隐察觉,脚下的这片土地下面,沉睡着一些秘密。果不其然,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成为杭州文明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一件大事,它实证了杭州5000年建城史。
几十年来,几代瓶窑“桃艺”人从日本、美国、国内其他省份引进100余种桃树品种,选育出适宜本地种植且品质极佳的桃子,“大观山蜜桃”不再仅仅只存在于大观山果园内,成为瓶窑当地优质桃果的代名词。
由于大观山果园处于良渚古城核心,因保护需要,当时的果园以良渚申遗大局为重,只能保持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特殊情况和困难面前,果园迎难而上,积极保护文物,推进莫角山遗址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大观山果园自1958年成立以来,在良渚遗址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保护良渚遗址,2016年5月18日,杭州市民政局与余杭区政府签订了大观山果园移交工作协议与清单,正式将大观山果园移交余杭区政府属地管理,建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直到今天,大观山仍是民政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杭州市大观山果园移交仪式(图源:杭州民政)
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搬迁前广场合影(图源:杭州民政)
在此前后,杭州民政系统的其他三家单位——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也陆续从良渚遗址上搬离,为保护良渚遗址做出了民政人的贡献。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