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提问环节,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杜国模介绍了贵州今年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工作,以及下一步推进落实占补平衡改革要求的举措。
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杜国模
杜国模表示,国家关于改革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除国家允许的部分情形外,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导致耕地减少的,均应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今年以来,贵州主要从政策制定、任务部署、规划管理等方面推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制定政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从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切实提升耕地质量、健全耕地占补平衡机制、调动耕地保护和种粮抓粮积极性等四个方面细化落实国家有关要求。
部署任务。2025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探索建立林耕空间置换工作机制,有序推进60万亩园林地上山、耕地下山,其中安排10万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生产任务,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规范管理。持续督导各地开展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工作,符合条件的尽快备案入库。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要求,补充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今年以来,全省获批建设用地累计892宗,占用耕地数量2.81万亩、水田规模1.47万亩,全部落实占补平衡。
杜国模表示,下步将围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障土地要素需求,持续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一方面严把质量。按国家要求,垦造和恢复的耕地要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补充耕地质量鉴定,将鉴定结果作为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的依据。
另一方面研发平台。部署研发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强化补充耕地全流程监管。目前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建设完成,待国家明确启用时间后及时上线。
此外强化监管。严格补充耕地项目审核把关,坚持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耕地为辅的原则,稳妥有序补充耕地。
还要维护群众利益。持续加强政策宣讲,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现状种植物生长状况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地区农业生产习惯,有计划、有目标、有节奏地开展补充耕地,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金秋时彭林元
图/旷光彪
编辑杨羽
二审李劼
三审覃淋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