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咱们聊起娱乐圈,好像总绕不开“流量”这两个字。
谁的热搜多,谁的粉丝能打榜,谁就好像是站在了金字塔尖。
但很多人心里也犯嘀咕:难道说,一个演员要想出头,就非得走这条路不可吗?
那些安安分分拍戏,不爱上综艺,也不怎么搞宣传的人,是不是就没机会了?
就在大家快要默认这个规则的时候,有个人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响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人就是万茜。
她最近干的两件事,一件比一件让人觉得提气,也让很多人看明白了,在这个看似浮躁的圈子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p>这第一件事,就得从今年六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说起。
那可是咱们国内顶级的电影盛事,能在那拿奖,分量是相当重的。
当晚的“最佳女演员”奖项,竞争特别激烈。
等到颁奖嘉宾念出获奖者名字的时候,现场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有的人惊讶得捂住了嘴,好像没想到会是她,而另一部分人呢,立马就爆发出特别热烈的掌声,那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激动。
这个让现场反应如此两极分化的人,就是43岁的万茜。
她凭借一部叫《长夜将尽》的电影,拿下了金爵奖影后。
她在电影里演的,是个叫叶晓霖的“杀手保姆”,一听这设定就知道是个极其复杂、不好拿捏的角色。
万茜站在领奖台上,手捧着奖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她说了一句特别有感触的话:“通通、晓志!原来长夜将尽的背后,真的是黎明破晓啊!”。
这句话,不光是说给电影角色的,更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这一下子就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大家都能听出来,这里面包含了一个演员二十多年的辛酸和坚持。
从2002年刚出道时演的一个小丫鬟,到今天成为影后,这条路她走了二十多年,每一步都踩得特别实。
说起来,万茜在圈里一直有个标签,叫“戏红人不红”。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可能看过她演的很多戏,比如早年的《裸婚时代》,后来的《你好,疯子!》,还有让她拿过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军中乐园》,你一看她的脸,就会说“哦,是她啊,演得真好”,但可能一下子叫不出她的名字。
她不是那种天天挂在热搜上,靠着机场街拍、综艺八卦来维持热度的明星。
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个演员,一个踏踏实实干活的演员。
为了演好《长夜将尽》里那个保姆,她做了件让很多女明星都下不了狠心的事:全片素颜出镜,头发扎得油乎乎的,还在开拍前,自己跑到养老院里,当了一个月的护工,端屎端尿,什么都干。
她就是要去体验那种最真实的生活质感,而不是在摄影棚里凭空想象。
正是这种笨功夫,让她把一个角色的复杂内心给演活了,评委们都说,她把人性的那种恶演得太真实了,这才是表演。
更有意思的是,拿奖之后,团队想趁热打铁,花钱买个热搜宣传一下,被她一口回绝了。
她说,观众觉得好,自然会去说,花钱买来的,没意思。
这种骨子里的硬气,跟现在流行的那套玩法,完全是两码事。
如果说拿影后是她多年苦功的集中爆发,那她紧接着做的第二件事,就更让圈里人有点看不懂了。
就在拿奖后没多久,她主演的一部短剧《朱雀堂》上线了。
这下子,很多人就纳闷了,一个刚拿了顶级电影大奖的影后,怎么转头就去演网络短剧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短剧嘛,都是些小成本制作,给新人或者没啥戏拍的演员练手的地方,您一个影后跑去演这个,是不是有点“自降身价”?
可结果呢?
《朱雀堂》一开播,直接就炸了。
上线四个小时,在视频平台的热度就冲到了一万八,这在短剧里是相当惊人的数据了。
更厉害的是,在以挑剔著称的豆瓣网上,评分居然高达9.5分,这不仅是短剧里的新纪录,就算放在所有国产剧里,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万茜在里面演一个民国时期上海滩的舞厅老板,叫高英。
她一身黑长衫,一根银簪子盘着头发,那气场,那眼神,杀伐果断,被网友们称为“民国女大佬天花板”。
她用自己的表演告诉所有人,重要的不是平台的大小,不是制作的成本,而是内容的质量和演员的功力。
当一个好演员,用演电影的标准去对待一部短剧时,她不仅能演好,还能把整个作品的档次都提上来。
这两件事连在一起看,就特别有味道了。
万茜用一个电影影后的奖杯,证明了自己业务能力的顶尖水平;又用一部爆款短剧,
证明了好的演技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光,而且现在的观众,是真心实意地在为好内容买单。
她这就等于给整个行业都上了一课。
对那些只看重流量的明星和制作方来说,这是一次“降维打击”,告诉他们,靠粉丝刷出来的数据,在真正的国民度和好口碑面前,其实很脆弱。
而对于那些用心做内容的团队和踏实演戏的演员来说,这又是一剂强心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原来坚持做对的事情,是真的会被市场认可的。
万茜的成功,其实也反映了我们观众心态的变化。
大家看的东西多了,审美也提高了,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那种剧情悬浮、演技尴尬,光靠一张漂亮脸蛋撑着的剧,大家越来越不爱看了。
反倒是像《朱雀堂》这样,虽然是短剧,但剧情紧凑、逻辑在线、演员演技全员在线的作品,能一下子抓住人心。
万茜的选择,恰好就踩在了这个变化的节点上。
她没有去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热搜,没有去炒作那些虚无缥缈的CP,而是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角色身上。
她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流量会过时,热度会消散,但一个演员用心塑造出来的角色,是能穿越时间,长久地留在观众心里的。
这对于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它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回归初心,把钱和精力花在打磨剧本、提升制作上,而不是琢磨怎么去搞营销、炒话题。
万茜的这条路,走得慢,走得稳,但现在看来,这恰恰是一条能走得最远的路。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