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董宇辉又刷屏了。
这次不是因为段子,不是因为金句。
是因为他带着导演李东珅去了一趟甘肃。
还搞了个与辉同行,直接开播。
在直播间,李东珅一句话让人心里咯噔。
你现在把宣传化当公益来做,确实很难。
然后停了一会儿,又补了一句这样的事本不该你来做。
这话听着轻飘飘,像随口一说。
但其实扎心了。
谁该做?谁不该做?
化宣传、农业扶持,这事本该是地方政府或者那些大企业的活。
可做的人呢?总是躲在后面。
于是,一个原本卖课、卖菜的主播,硬生生扛起了这块没人要的牌子。
先别急着夸他。
仔细想想,这事儿不对劲。
他跑去帮果农直播卖土豆,教着怎么开抖音店铺。
甚至自己掏钱,搭电商系统。
搞得像个地方化保护的志愿者。
而且这不是一次两次。
农产品、地方特产,他带着团队全国各地跑,样样都亲力亲为。
这场甘肃行,足足准备了几个月。
你以为就是开个直播间,吆喝几声?
错!这背后有三百多人的团队。
拍摄、选品、运输、培训,一环扣一环。
说实话,成本高到吓人。
带货成交额,看着还行。
但实际上一场下来,赚得少,贴的多。
甚至赔钱。
网友评价得挺到位别人都在赚钱,他居然在亏钱。
是清高吗?是装吗?
还是说,他其实有别的目的?
带着疑问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人还真跟普通主播不一样。
别的主播,带货就是为了流量变现。
他倒好,用流量当桥梁。
桥梁,连接什么?
连接土地和城市,连接农民和消费市场。
简单点说,他给卖货这件事赋予了意义。
但意义,值钱吗?
不值钱。
值钱的是眼前利益。
所以,大家都说他傻。
李东珅的欲言又止,也许就是在替他不平。
但问题是,这活儿他愿意干。
还不仅仅是干。
每次直播之后,他都会安排团队留下来。
教果农怎么开店,怎么运营。
直播间,直接变成了流动电商学校。
你说,他图啥?
是流量?是名声?
是想博一个农民主播的称号?
还是另有安排?
外人怎么看怎么猜,都猜不到。
但果农们欢迎他。
地方政府更是乐得不行,连等几个月都可以。
因为他真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农产品能卖出去,老百姓的钱袋子能鼓起来。
他来的意义,不是授人以鱼。
是授人以渔。
这听着很美好,但也很沉重。
现实是,他根本不该做这个。
但更现实的是,没人愿意做。
于是,他就成了那个唯一的选择。
有人说,他是因为真。
因为真,所以红得久。
但我觉得,真实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在做着一件不属于主播的事。
而且做得很拼。
不是官员,不是企业家。
却做着最像为人民服务的活。
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亦或者,是时代的反常?
他的红,背后藏着太多复杂的东西。
有人羡慕,有人嘲讽。
也有人,像李东珅那样,说了一句本不该你做。
这话,让人怎么接?
只能沉默。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你们。
如果董宇辉不做,谁来做?
留言区见。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