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星二代质疑,李雪健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他,青出于蓝胜于蓝

2025-07-03 03:16:03修车铺夕阳

反击星二代质疑,李雪健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他,青出于蓝胜于蓝

星二代进娱乐圈,真的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吗?说实话,我以前也这么想过,觉得那些明星的孩子一个个都是靠爹妈的名气混饭吃。但有个人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他就是李雪健的儿子李亘,一个你们可能看过他的电影,但绝对不知道他爸是谁的导演。

不走寻常路的"叛逆"儿子

李亘高考失利,没能考上表演系,这要是换成别的星二代,估计早就让老爸打个电话,走走后门了。可李亘偏不,他转头就去北京语言大学学日语,然后一个人跑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李亘在学校附近到处找打工的地方,但那些店铺都没要他,最后他坐了两站地到东京郊外,在一家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店找到了工作。想想看,堂堂李雪健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洗盘子、端茶倒水,那些店里的人根本不相信他是明星的孩子,更别说相信他要拍电影了。

这段经历听起来有点心酸,但也挺励志的。李亘每天做着洗碗、端盘、打扫卫生等繁琐工作,从未抱怨过,反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聆听着他们的故事与梦想。说白了,这些苦日子成了他后来拍电影的素材库。

从剪辑师做起的"笨办法"

回国后,李亘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研究生,但他没有直接就去当导演,而是从最基础的剪辑师开始干起。每天对着电脑一帧一帧地修片子,那种枯燥劲儿,估计很多人都受不了。

在王红卫老师的剧作课上,李亘把自己的留学经历写成了故事大纲,王红卫看完后第一次表扬了他。这可不是因为他爹是李雪健,纯粹是因为故事写得好。后来王红卫还给他的电影做监制,这说明什么?说明李亘确实有两把刷子。

让人佩服的是,从2011年写剧本到2019年开拍,李亘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这个故事。8年啊,换成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早就放弃了。但李亘就是这么"轴",非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拍电影也要"死磕"

李亘的电影全片在日本拍摄,大多台词都是日语,拍摄周期只有39天。在日本拍电影有多难?规章制度特别多,有些场景不让拍,他们就只能偷着拍。李亘对自己的要求是把戏拍好,不要延迟,多一天都是钱。

更感人的是,当李亘真正回到"南国亭"开拍时,那些当年认识的人都很支持他,为了拍电影还专门闭店了12天。这说明什么?说明李亘这个人确实不错,能让人愿意帮他。

老爸的"冷漠"与深情

李雪健对儿子的教育方式真的很特别,他始终没有给予李亘任何形式的便利,而是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他。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爸爸太"狠心"了,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爱。

李亘曾经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你最好不要来首映,抢我的镜头",但李雪健觉得作为父母,对孩子做的事情都应该支持一下。最后李雪健还是去了首映礼,默默为儿子加油。那一刻,我觉得这对父子真的很温暖。

不过在李亘处女作首映时,李雪健因为正在拍摄《流浪地球2》而缺席,李亘的妈妈于海丹代表全家上台发言。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确实很像李雪健的风格。

作品说话才是硬道理

李亘执导的《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入围了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这可不是靠关系能搞定的。电影讲的就是他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真实得让人感动。

《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看了这部电影后表示"已经三刷影片,但还是很享受",连同行都这么认可,说明李亘的水平确实够格。

说实话,李亘的成功让我对星二代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不是所有明星的孩子都靠着父母的光环混日子,有些人反而比普通人更努力。李亘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实力是装不出来的,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现在的李亘已经不再是"李雪健的儿子",而是导演李亘。他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起点可能比别人高一点,但那些汗水和坚持,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星二代,确实值得我们刮目相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大概就是李亘这样的人吧。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