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宣传主题为“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而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癌种,无论是新发病例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占到世界近一半,其严峻性不容忽视。
近日,“天眼问医”栏目邀请到王曙光教授,从早期预警信号到治疗新突破,从贵州地域饮食风险到年轻患者激增现象,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肝脏健康、肝癌治疗等热点问题,分享见解,畅谈“与你相‘肝’的那些事”。
【专家名片】:王曙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贵黔国际医院副院长、腹部外科学科带头人,贵州省政府“医疗卫生援黔核心专家”。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学术造诣深厚,外科技术精湛,曾指导完成贵州省首例肝脏移植。
皮肤瘙痒可能是肝癌“预警灯”
近期,一则“40岁男子皮肤瘙痒确诊肝癌”的新闻引发热议。这不禁让人好奇,皮肤发痒与肝癌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面对记者首先提出的问题,王曙光教授解释道:“皮肤瘙痒与肝癌的关联确实存在,但并非特异性症状。当肝脏疾病伴有黄疸时,就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
一方面,肝癌侵犯或压迫主要胆管,导致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和胆汁酸盐反流入血,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另一方面,肝病时内源性阿片类受体激活,组胺灭活减少,也会使痒觉敏感性增强。
王曙光教授指出,肝癌所引发的瘙痒,通常表现为顽固且全身性,常规的止痒药物往往难以奏效,且可能伴随其他与肝病相关的体征一同出现。特别是在春季这个皮肤易瘙痒的时节,如何区分普通瘙痒与肝脏问题引发的瘙痒呢?王曙光教授介绍,若瘙痒伴随皮肤眼睛巩膜发黄、蜘蛛痣、肝掌、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等症状,特别是有肝病史的人群,需警惕肝脏问题,有可能是肝癌“预警灯”。
早期筛查是肝癌的“照妖镜”
肝脏常被人们戏称为“沉默的二哥”,因为很多人在被诊断出肝癌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肝脏真的不会“喊痛”吗?对此,王曙光教授给出了答案:“肝癌是沉默的杀手,筛查是唯一的‘照妖镜’。”他解释,肝脏神经分布的特殊性使得早期肝脏肿瘤难以被察觉。早期肝癌常无症状,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腹胀、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容易被忽视,导致诊治时机延误。
“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这主要是因为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缺乏定期筛查意识。”王曙光教授着重指出,慢性乙肝、丙肝患者,以及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高危群体,务必定期进行监测与检查。早期肝癌筛查方法简单,如常规超声、甲胎蛋白检测等,必要时可行CT或磁共振检查。
一损俱损的肝胆胰“铁三角”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大医院的“肝胆胰专科”也印证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肝出问题,胆和胰会被“连累”吗?这三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王曙光教授介绍,从解剖和功能上看,肝胆胰是一体的,是“病友三兄弟”,更是“铁三角”。肝脏产生的胆汁经胆管系统排出,在胆管进入肠道前与胰腺导管汇合共同进入肠道,胆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参与食物消化。
“肝脏肿瘤容易侵犯或压迫胆管,累及胰腺;反之,胆道或胰腺的恶性肿瘤也会‘逆流’转移至肝脏。”王曙光教授强调,这也解释了为何肝胆胰专科常联合诊疗,早期排查需“三位一体”评估。
资料图片
从乙肝到肝癌的时间跨度
针对“乙肝能否治愈”的争议,王曙光教授指出,尽管乙肝目前尚无法像丙肝那样实现根治,但通过持续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对预防肝癌的发生具有积极效果。
从感染乙肝到发展成肝癌的时间并不明确,但统计资料显示,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约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成人感染仅5%~10%会发展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病人中约20%~30%会进展为肝硬化,通常需要5~20年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肝硬化患者每年约5%~10%的病例发生肝癌,从发现肝硬化到出现肝癌通常为5~10年。
肝脏保养的科学认知与日常误区
“普遍流传的观点认为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并认为春季是调养肝脏的理想时节,这些观点是否科学可靠?当肝脏功能不佳时,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呢?”王曙光教授表示,肝脏确实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但认为春季是调养肝脏的理想季节尚无研究数据支持,任何时候都应注意对肝脏的保护。
“当肝功能不佳时,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肝硬化时可出现消瘦、蜘蛛痣、腹水、脾大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王曙光教授进一步强调了保养肝脏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常见的肝细胞损害原因,如肝炎病毒、药物不当使用、酒精摄入、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保养肝脏的方法包括定期体检、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酒、适当运动、避免滥用药物和保持良好心态。
贵州地域饮食的“肝”风险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人钟爱酸辣口味,偏爱饮酒的习俗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王曙光教授明确表示,无论饮酒量多少,酒精对肝细胞都有损害。尤其是贵州地区自制的酒类,往往含有诸多有害成分,长期大量饮用无疑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至于腌菜和熏肉,它们常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肝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针对哪些人群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以及可针对性的检查,王曙光教授指出,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经常食用霉变食物的人群,均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乙肝三对或丙肝抗体检测,以及乙肝病毒DNA或丙肝病毒RNA复制量的测定,还有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等,如有必要,还需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的进一步检查。
肝癌从“绝症”到“可治”
王曙光教授介绍,近年来肝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除手术技术改进外,新型免疫治疗、靶向药物以及综合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使肝癌疗效有了很大提高,已从以前所谓的“绝症”到“可治”。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肝癌5年总体复发率仍高达50%~70%,其中术后两年内是复发的高峰。不同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主要与肝癌的分期、肿瘤的风险等级、治疗方式是否规范、慢性肝病是否活动及术后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资料图片
不要“谈癌色变”与“对号入座”
“保持良好心态对肝癌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很重要,长期焦虑、精神压抑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对病情不利。”王曙光教授强调,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家属不要“谈癌色变”,应尽可能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避免让病人和家属自行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对号入座”增加心理压力,可咨询专业医生后,对病人讲述治疗积极面。
王曙光教授强调,肝癌治疗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过程,手术后必须积极跟进后续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控制慢性肝病的发展,并且特别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一般建议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复查,半年内至少要完成一次复查。
黄疸患者可超声检查
对于因肝门部胆管癌引发的黄疸现象,王曙光教授表示,超声筛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仅对少部分病人有意义,目前缺少特异性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出现黄疸的病人,超声检查简单、快速、方便,如发现肝内胆管扩张,应及时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年轻人肝癌激增的“隐形推手”
近年来,年轻人肝硬化以及肝癌病例数量呈增多趋势。对此,王曙光教授分析,年轻人肝硬化和肝癌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有:生活方式的转变、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乙肝感染率较高、部分地区毒品滥用导致的丙肝发病率上升,以及就医条件的普遍提升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新陈代谢活跃,一旦患上肝癌,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情况相对不佳。但因其心肺基础疾病较少,他们对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耐受能力通常较强。
资料图片
肝癌术后复发率与肝癌分期相关
王曙光教授指出,当前,对肝癌的分期主要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划分的,肝癌的治疗通常是综合性的,但不同分期采取的治疗方式有所侧重。年龄与基础疾病对各种治疗方式有重要影响,年龄较轻且无基础疾病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余地更大且更容易耐受,而高龄且较多基础疾病者易受限且耐受性较差。
“肝癌术后复发率与肝癌分期相关。”王曙光教授表示,早期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约为20%~50%,中期约为50%~70%,中晚期可高达70%~80%,晚期不建议手术,但部分病人经转化治疗成功后可获得手术机会,其术后5年复发率仍达80%左右。为了有效减少复发风险,术后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乙肝患者应持续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按每3至6个月一次的频率进行复查,此外,还应积极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彻底远离烟酒。
肝癌家族史人群应定期检查
肝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对于拥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而言,除了坚持定期体检外,王曙光教授特别提醒,对于肝癌家族史人群而言,应尽早筛查慢性肝病,一旦确诊乙肝,需立即接受规范治疗,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定期体检。同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目前基因检测只能作参考,还难以达到准确预测肝癌的目标。
新技术新药物点亮“希望之光”
肝癌治疗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药物出现,如新型靶向药、免疫联合疗法等。王曙光教授介绍,一种新药正式应用于临床病人,需要经历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申请、临床试验(人体试验,包括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申请及上市后监测多个阶段,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年以上。但是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药物,犹如一束束“希望之光”,照亮了肝癌患者的治疗之路。
从“沉默杀手”到“可防可控”,肝癌防治的关键在于“主动出击”。王曙光教授最后呼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高度重视肝脏健康,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坚持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因为“肝”净生活,才能“肝”愿美好。同时希望大众能够提高对肝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同守护肝脏健康。
通讯员吴正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国军
编辑汪盈平
二审龙艳
三审杨国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