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从喜感女神到健身达人,娱乐圈为何对她褒贬不一

2025-07-01 15:15:10仓亚清

这一年,说起娱乐圈谁的变化最让人“哈欠醒神”,八成能绕不开那位从“无糖可乐型”喜剧女力硬生生逆袭成健身励志女神的贾玲。

最近的新闻又把贾玲拖回了热搜——43岁的她,和奥运冠军汪顺一起在场上挥拍过招,球场拍照笑得比“果汁”还甜,一副满血复活的架势。

网友们调侃:贾玲这不是变瘦,是逆天。

但镜头里那个咧着嘴比剪刀手的身影,仍然能一秒让人联想到生活的烟火气和人间的温度。

不过也有人不服:说好的“喜感”去哪儿啦?

瘦了就能爽快吗?

这事儿可真有点意思,咱今天就来慢慢晾晾。

提到贾玲,很多人脑内飘过的第一幅画面,肯定不是大长腿和纤细线条,而是又圆又乐呵、每次亮相都自带一把温柔滤镜的“喜剧女神”。

从《欢乐喜剧人》到《王牌对王牌》,一口东北腔,一抹胖乎乎的笑容,别说小朋友了,连中年大爷看了都能乐出声。

可现在,再看她的社交账号,“咔嚓”一张体育范儿十足的合影,和奥运冠军汪顺同场竞技,简直比某些运动博主还专业。

都有点反差萌的意思,但也有点“不真实”。

网友一边点赞夸“燃爆了”,一边又窃窃私语,“咱的贾玲,是不是跑偏了?”但变瘦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想必大家还记得,2016年那会儿,贾玲就开始折腾自己——一口气甩了100多斤!

你以为换脸变身很酷,其实背后那种“闻鸡起舞”的坚忍,普通人可能三天就得缴械投降。

每次被问及减肥秘诀,她都说最难的是两关儿——一是嘴巴,得管住,二是腿脚,得天天动弹,要不前功尽弃,前一秒还美滋滋,后一秒就打回原形。

说实话,很多网友天天碎碎念她胖回去没有,实际上就是害怕“美好希望下一刻就塌房”。

但到目前为止,不光没反弹,反而看上去肌肉线条比老干部还硬朗。

看看最近的照片,你说这发量和活力,活脱脱一个职场健身模板。

可有意思的事情总在细节里打转。

这边一大群人替她乐——哎呦新形象真美啊、人生赢家啊、励志代言人啊;

那边又有嗓门拐了弯儿:原来的贾玲更有烟火气、更真,瘦了怎么就不顺眼呢?

有网友发弹幕,喜剧演员一定要胖点才搞笑,“瘦下来笑点也随风飘了吗?”老调重弹,其实许多观众压根儿就没弄明白,那是“审美焦虑”,还是“不舍熟悉的甜蜜”?

有时候,一见变化大家都容易“本能抵触”。

人嘛,天生不喜欢太多不可控。

情感和思维早就拧巴到一块去了。

话说回来,喜剧要是跟胖瘦画等号,那周星驰、陈佩斯、甚至卓别林,他们靠体重找不着饭碗呀。

贾玲自己也不伤春悲秋,她摆明了说,管别人的“审美口味”累不累,赶上身体舒服、心情痛快,穿衣服也更有新鲜感,何乐不为?

再压根点,挣钱买健康,总得比踩着别人的标签轻松多了。

不止外形有新气象,事业路线也一变再变。

以前的贾玲,“憨表姐”身份深入人心,走哪儿都自带几分“二次元属性”,不是拖鞋大背心扎堆,就是段子里和郭京飞飚东北话。

近两年,她淡出综艺圈,摇身一变跑去幕后做导演了。

花絮照里不是健身房就是片场,连发朋友圈都低调得像潜水达人。

走红毯西装笔挺,完全和那个捧腹大笑的喜剧女主判若两人。

当然,这也有网友觉得她“在怕事儿”、变得闷头闷脑。

还有人“高血压”上来了:“明星不搞怪,还配叫明星吗?”可转念一想,有几个顶流不是慢慢变成“口碑派”的?

这是人性的常规操作——名利场里兜一圈儿,最后都爱上自己的清醒和自由。

说回网球搭档汪顺这趴。

看到两人同台竞技,不少人八卦魂燃烧,开始疯狂猜测:难道出什么“大新闻”了?

记者一把麦克风怼过去,汪顺就抛下一句“运动很开心”,剩下的假想全靠大伙儿自嗨。

贾玲这边也是只顾晒健身、发工作,连“猜测的口缝”都不给留。

吃瓜群众虽然嘴上不信,但心里早就习惯了,“没瓜也得炒个瓜皮尝尝鲜”。

娱乐圈交朋友,外人总爱揣摩一大堆,真相常常就一句话:“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故事?”也许人家纯粹就是拉拉顺风,打一球解解乏。

网友还得猜到下辈子。

眼下的贾玲,正在朝着导演路上努力着。

《热辣滚烫》票房攒下一波热度,市场反响两极,影评人有夸有踩,路人则用显微镜翻起她的导演实力。

票房不如昔日演喜剧时高涨,但业内夸她进步快。

她自己不着急:“积累经验要慢慢来”。

有人担心她瘦身会影响创作灵感,网上争论不休。

有位健身博主还专门解剖了她的习惯,说自律才是核心竞争力——贾玲跑步、做力量,作息规律,背后还有专业团队。

助理透露她每天早晨六点起夜,晚上十点就睡,一天24小时张弛有度,说白了,就是凡事都要拎得清。

广告商也爱她这股子“自律+健康”的标签,现在带运动品牌,穿得比打拳还有样。

话说,和汪顺搭个台,“网球”关键词的搜索量一下子涨了三成。

不少人跟风学姐练臂肌,搞视频打卡,刷屏“玲姐同款比基尼臂”,运动经济悄悄被带火一把。

这年头,连粉丝团也分成不同赛道。

汪顺的粉丝原本锚定在“水里”,看帅哥游泳自带“夏日凉茶”属性,如今开始向陆地看齐,天天刷贾玲健身话题,生怕错过啥新瓜。

不过两家团队早早声明,只是朋友,目前没啥深度合作。

这反而让八卦党觉得有点意料之外的“真诚”。

现在贾玲在社交账号的粉丝依然不少,不过互动热度开始凉了点。

以前发个视频能直接上热搜,现在留言区多了一句“导演加油”、“注意身体”,关注她数据增长的反而是运动党。

或许,这就是人生阶段变换的小信号,谁都逃不开。

昔日“全民开心果”成长为“自律优等生”,观众的心意也一分为二。

有的“老粉”坚守阵地追着她新电影;有人怀念过去、盼她再出王牌综艺,本质上谁都离不开“情怀滤镜”。

当初大家笑她胖,不是因为喜欢胖,而是那种随性笑容背后藏着“亲切感”——一种你可以信赖的生活温度。

可正如影评人分析,转型成败,得等下部电影见分晓,外界再闹腾,主角总归得自己走完路。

其实,往深里琢磨,贾玲身上的标签一直在变。

喜剧女神、减肥达人、实力导演、励志boss……每一块新身份都像是给“自我”贴的一枚新邮票。

外人从“粉丝少了”“热度下跌”等一系列小信号读出“转型困境”的味道,但现实未必有那么多戏剧性。

哪怕没有全民热议,贾玲还不是依旧在做导演、办健身、接广告?

身边的世界千人千面,谁能定义你迈向中年之后的风格和走向?

很多人都在她身上看到一点影子——曾经随大流,后来要的是掌控权。

“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言重不重?

一点也不。

可惜,真正懂这句话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大多数人还是会被综艺里的贾玲、荧幕里的贾玲、球场上的贾玲分裂成几个碎片来回怀念与期待。

但生活不是抓娃娃机,每一把都能抓到你“想要的”那只娃娃。

前几天电影节露面,她西装革履、气场全开,记者猛追问“未来计划”,她只是笑笑摇头就进场了。

大星本人不想剧透,这也挺正常。

观众喜欢她也罢,挑刺也好,归根结底,这都是每一个普通人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缩影——别人有期待,你有决定。

她的“瘦了变样”,并不是止步于身材,而是人生主动权变大了。

要说瘦下来有啥好,只怕是:不仅衣服能随便穿,连人生的剧本也能翻篇自如。

有没有想过,这正是我们嘴上羡慕,不肯承认的自由?

聊到这儿,问题又绕回来了——贾玲到底是不是更好看了?

她变了,还是没变?

咱老百姓,其实也没个一致答案。

有人的美是顺应期待,有人的美是为自己争取。

贾玲选了后者,就够了。

你怎么看实力派明星成长路线:应该讨好观众,还是率性自我?

期待留言区聊聊你的观点,说不定玲姐也会上线悄悄看哦。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