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可能会时不时地感觉到一阵眩晕,头晕眼花,头重脚轻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几秒,有时甚至持续几个小时,严重的人可能还会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站立不稳等症状。
不少人觉得这就是中暑的征兆,殊不知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1、低血压
夏季眩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低血压,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这是因为气温高,血管扩张,血压就会有所下降。同时,夏季人体多汗,水分和盐分随汗液排出,血容量减少,血压也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夏天不吃药,可能血压也正常了,如果本身就有低血压的风险,在夏天会更严重。
注意:夏季低血压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重脚轻、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尤其在体位溘然变化时会更为明显。如果低血压严重,还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引发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晕厥发生发火,甚至会诱发脑梗。
2、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导致间歇性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轻者无碍,但严重也会有致命风险。
注意:中暑也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一旦发生,会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无汗、意识障碍等症状,若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于轻症中暑,主要就是低温、恶心、呕吐等症状。
3、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高温气候下出汗多,就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如果无法及时补充,就可能引发眩晕。这是因为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影响大脑供血,从而引起头晕或眩晕感,还可能伴随口渴、尿少、疲劳、意识模糊等,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更容易发生。
注意: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口渴感减弱,更容易发生脱水且不易被察觉。另外,对于正在服用一些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的药物的患者来说,本身就有风险,夏天更需提高警惕,及时补充水分和必要的钾、镁等,以防严重后果发生。
4、低血糖
夏季低血糖也很常见,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为常见。炎热的天气下,人们普遍食欲不振,吃得少,热量摄入不足,就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另外,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也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要警惕低血糖发生,一旦出现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千万别以为就是单纯的中暑了,尽快测个血糖,若确定是低血糖,必须及时补充糖分,以防导致意识模糊、昏厥等严重的后果,危及生命。
5、热中风
夏季高温气候,出汗量大,尤其是老人,如果大量出汗,又没能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血液容量不足、血液变黏稠,增加中风的发生风险。这种发生在夏天炎热天气下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是缺血所引起的。
注意:热中风多发于本身已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等慢病的老年人,与普通中风的症状相似,包括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早期可能会被忽视,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要重视,发现异常,立即就医,以排除中风的可能。
除了上述常见的5种原因之外,对于本身就有偏头痛、颈椎病、贫血、低血钾等问题的人群来说,夏天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夏天出汗多,血容量减少,就会影响大脑供血,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想要规避风险,预防头晕等不适,夏天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注意补充水分
夏天一定要多喝水,保证每天饮水1500-2000ml,保证早晨起床后喝一杯,睡前喝一杯,出汗多可以适量喝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帮忙补充电解质。但是,要注意运动后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更不要喝冰水,仍是以温水最为合适。
2.避免高温暴晒
夏天尽量避免在高温时间段出门和进行体力活动,出门要做好防晒,进门先别急着开空调,别急着喝冷饮、吃冷食,更不能冲冷水澡,空调温度别调太低,避免温差刺激导致血管骤然收缩,引发意外。
3.控制好慢性病
有慢性病的患者在夏天也别大意,像是高血压患者即便血压正常了,也得坚持吃药,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控制好病情,遵医嘱规律用药,健康生活,以防病情复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