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浙江义乌。当“谷妖·贵州绣片纹样冰箱贴礼盒”的名字在202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颁奖典礼上被宣布获得银奖时,谷妖品牌主理人周四维脸上难掩激动。这份认可,瞬间让她想起了黔东南苗寨里,绣娘们指尖穿梭的金线和丝线。
“那一刻感觉特别奇妙,”周四维回忆道,“那些藏在深山里的老手艺,好像真的通过这一方小小的冰箱贴,轻轻敲开了城市生活的大门。”
贵州绣片纹样冰箱贴礼盒浓缩了锡绣、马尾绣、花溪挑花等八种贵州代表性刺绣技艺的精华纹样。“每一枚纹样,都经过了手绘提取、解构再设计的过程,”周四维介绍道,冰箱贴选用金线压花来模拟刺绣的立体感,背面则印着每种技艺的简介,希望拿到它的人,能一眼看到美,也能了解背后的文化。“这款冰箱贴单枚25元左右,顾客反馈都说很漂亮,很有特色,销量一直挺好。”
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传播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周四维的童年。“小时候,每逢周边少数民族节庆,长辈就会带我们去寨子。”她的语气里带着怀念,“寨子的星空、田间的蛙鸣、山谷的飞歌、坝子上的舞蹈,还有被牛角酒‘放倒’的大人……都是最快乐的记忆。”这些鲜活的民族文化场景,深深烙印在她心里。
在贵州民族大学读研期间,周四维开始系统学习中国民间文化与技艺。一次对比研究中,她发现汉族文化里的龙纹和苗族刺绣里的龙纹,寓意完全不同。“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们和民间文化之间隔着的,可能不是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是缺少一套能让现代人理解和‘对话’的语言体系。”她意识到,民间美术的核心魅力,在于它承载的民族智慧和生存哲学,是扎根乡土、表达“真善美”东方哲思的独特语言。
于是,在毕业设计“施洞系动物崇拜纹样”中,周四维开始了“构建民族文化‘对话’的现代语言”的首次实践。毕业后,她将这些纹样衍生设计为“神兽”系列产品,并由此构建了“谷妖小镇”的文化IP宇宙。在这个设定中,一位汉族姑娘误入神秘山谷,被上古文化幻化的精灵接纳,化身为“小妖”。每一个形象,都融合了《山海经》的瑰丽想象与贵州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神兽”系列的成功为“谷妖小镇”奠定了基础。此后,周四维又陆续推出了“小妖民族服饰系列”和“传统纹样之美系列”。这些系列延续了“萌系外表+硬核文化”的特色。产品附带的文化卡片,如同一个个文化入口,游客只要扫码即被引向更深厚的民族文明回廊。
获奖的绣片纹样冰箱贴系列,诞生源于周四维去年参加的一次非遗研修班经历。“在贵州民族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的一个月里,我向传承人深入学习了多种刺绣技艺,”周四维回忆道,“但真正的绣片制作费时费力、价格高昂,很多人难以接触到。”正是这个现实,让她萌生了用更轻巧的方式推广这些技艺的想法。
“冰箱贴形式轻巧、价格亲民、应用场景日常,”周四维解释道,“它就像一块‘敲门砖’,先用视觉美感吸引人,再通过背面的简介和二维码,引导感兴趣的人去探索更深厚的民族文化。”
随着文化体验需求升温,旅游商品市场迎来机遇,但周四维也看到了挑战:“商品传播的文化相对浅层,可贵在能触达大众。如今市场虽广,竞争加剧、良莠不齐、消费者要求也在提高。”
面对挑战,“谷妖小镇”的回应是坚守品质与深度。“我们坚持‘文创养文创’,慢慢走,”周四维强调,“核心是把每个产品背后的文化吃透,把每个故事讲好。”如今,“谷妖小镇”从贵阳青云市集摆摊起步,到产品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唐代文物同展,业务拓展至十个城市。
手握银奖,周四维的愿景更加清晰:开设一家真正的“谷妖小镇”民间文化主题文创店,让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希望用大家喜欢的方式,带人们寻找民族文化之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刘立超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陈曦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