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齐鲁壹点赵波通讯员薛景文
5月18日,全球领先的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独立运营的中东航线CLAN首航船舶“地中海弗罗拉”轮(MSCFLORA)顺利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码头80泊位,标志着这一联通东亚与中东市场的新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该航线的开通进一步强化了青岛港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地位,为全球贸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新航线赋能区域贸易,构建海上黄金通道
作为当前国际航运市场的主力船型之一,“地中海弗罗拉”轮全长355米,最大载箱量达11552标箱。据了解,该航线计划部署8条船舶运营,周班运行,港序覆盖青岛、上海、宁波、南沙、新加坡、那哈瓦舍瓦、达曼、哈迈德港、朱拜勒、巴林、科伦坡等重要枢纽港口,精准构建起东亚与中东、南亚之间的海上黄金物流通道。首航作业中,青岛港以高效协同能力完成2800标箱的装卸任务,彰显了港口与航运企业的深度协作效能。
地中海航运公司表示,CLAN航线的推出是其全球网络战略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把握中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增长机遇,优化国际供应链服务体系。依托青岛港的枢纽辐射能力,货物可快速分拨至日韩、东南亚及中国北方腹地,为进出口企业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破局贸易挑战,开拓增长新路径
进入5月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发力,迎来新一轮航线升级与扩容的热潮,单月成功开通3条“一带一路”航线。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青岛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密航线网络、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战略举措,持续释放外贸增长潜力,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坚实保障。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4月,青岛口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额达2649.8亿元,同比增长15.6%;对东盟出口额717.1亿元,同比增长13.3%,充分展现了其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的强劲发展动能。
面对国际航运市场波动,青岛港始终秉持“链接全球、服务腹地”的发展理念,以打造稳固可靠的供应链为核心任务,不断强化和完善自身的枢纽功能。此次开通的新航线,不仅能够实现直达目的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还依托青岛港高效的中转网络,成功串联起非洲、澳洲等极具潜力的市场,构建起一条横跨三大洲的“黄金运输走廊”。
在全球化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青岛港航线网络多元化布局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方面增强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分散单一通道风险,保障物资运输安全;另一方面辐射山东半岛及沿黄流域城市,为内陆地区融入全球市场搭建高效通道,推动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此外,新航线带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促进临港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强化国内国际市场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提供关键支撑。
2025年,青岛港发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通过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航运网络体系,海运航线总数突破220条,航线密度和通达性在北方港口中独占鳌头。其航线网络辐射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主要港口,实现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港口的全面覆盖,形成了“东联日韩、西接中亚、南通东盟、北达俄蒙、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格局。
提升枢纽能级,锚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
航线密度是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今年以来,青岛港新增国际航线数量位居北方港口首位,吸引2M、海洋联盟等国际航运联盟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业内分析指出,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行业巨头选择青岛作为新航线首挂港,既是对其优越区位优势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卓越运营能力的充分肯定。从地理区位看,青岛港扼守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沟通亚洲与欧洲的关键节点;在运营层面,其凭借先进管理理念、高效作业流程和专业服务团队,为船舶停靠、货物装卸提供全链条优质保障。这些综合优势,使青岛港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避风港”作用,凸显中国市场在全球贸易浪潮中的稳定器功能。
展望未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带来的历史机遇,持续优化航线布局,提升枢纽能级,加快推进从“物流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的转型升级。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巩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核心地位,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耀眼的力量。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