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通讯员秦炬洪报道
在地下400米的巷道深处,机械轰鸣声与皮带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矿山乐章”。十五年来,他始终扎根一线,从青涩学徒成长为技术能手,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永不停歇的创新,在千米皮带线上镌刻出新时代矿工的奋斗刻度,先后荣获亭南煤业技术创新能手、西北矿业技术比武机电专业第三名、西北矿业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山东能源西北矿业亭南煤业皮带工区皮带机修班班长王峰。
扎根井下,淬炼硬核技术
2010年9月,初入亭煤的王峰被分配至皮带队担任皮带维修工。面对陌生的作业环境和精密复杂的机电设备,这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眼神中满是坚定。白日里,他紧紧跟随老师傅们穿梭在皮带“长廊”之间,手中时刻拿着一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托辊参数、螺栓扭矩等各类关键数据。到了夜晚,宿舍的灯光下,他又抱着《机械原理》《带式输送机实用技术》等专业书籍,将书中的理论知识与白天积累的实操经验相互对照,不断深化理解。
王峰查看监控、记录问题
凭借着这股“蚂蚁啃骨头”的韧劲,王峰快速成长。仅仅两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皮带张紧装置调试、磁力启动器故障诊断等多项关键技术。工友们纷纷称赞:“设备但凡有个‘头疼脑热’,只要王峰一来,准能‘药到病除’。”
攻坚克难,彰显责任担当
2020年,西翼皮带更换任务来临。面对400米老旧皮带的更换难题与紧迫工期,王峰挺身而出,迅速集结班组力量投入到紧张的更换工作中。面对质疑与压力,他目光坚毅,斩钉截铁地表示:“时间就是效益,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日夜轮转,巷道内机器轰鸣,他与工友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终于,当巷道重新响起皮带启动的提示音,王峰那满是汗水的脸庞绽放出灿烂笑容,成为地底深处最动人的风景。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高效完成更换任务,确保设备按期运转,也为后续检修赢得宝贵时间。
创新突破,破解生产难题
在王峰的工作信条里,“发现问题”从来不是终点。面对1.4米胶带巷因原煤含水导致煤炭堆积、洒落的顽疾,他组织班组骨干深入研究,反复探讨分析,最终通过对联络巷变坡点下方的上托辊架进行改造,实现煤水分离,巧妙解决难题。
王峰与区队人员讨论技术问题
针对井下西翼1.4米皮带机头配电硐室内变频器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王峰大胆提出创新方案:设计搭建蓄水池与冷却水箱系统,改善水质,优化冷却效果。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减少变频器发生故障频率,还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维修费用与设备成本。
薪火相传,培育矿山栋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班组的骨干人员,王峰深知技术传承的重要性。对于初来乍到的学生以及业务能力尚有不足的职工,他总是手把手将自己的技术知识一一传授,积极推动班组的“传、帮、带”工作。
王峰教导青年职工技术知识
在王峰的师徒档案里,详细记录着每位徒弟的技术成长轨迹,以便查漏补缺、因材施教。他自创的“三对照”培训法(对照图纸找设备、对照故障练排障、对照标准验维修),可以让职工高效快速地提升实操能力和技能水平。在最近的皮带防跑偏攻关中,他放手让青年徒弟领题,在关键节点给予指导,最终培养出2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
矿灯的光斑在皮带线上游移了数千个日夜,最终凝成他掌中层叠的茧。从青葱学子到矿山工匠,王峰始终坚信: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不甘平庸的人生。当他向新入职的学生们讲解皮带输送机的“心跳”规律时,也时常会想起师傅对他的教导,“只要以匠心守护初心,平凡的岗位亦能成就非凡的人生高度”。(秦炬洪)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