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它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策划推出专题报道,从各个维度感受博物馆“可传统、可科技、可时尚、可文艺、可趣玩”的百变属性,从中一窥贵州的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变化与趋势。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贵州各类博物馆推出不少新展览和活动,不仅可以前往博物馆打卡,还能静心感受文物魅力,触摸文明温度,聆听历史回响。
——编者按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游客愿意走进潜藏在街头巷尾的中小博物馆,探寻贵州文化的多彩与精彩。
贵州共有167家博物馆,绝大多数是中小博物馆,既有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纪念馆,又有乡镇博物馆群,还有藏在村寨和田野的生态博物馆,讲述历史文化、地理地貌、科技自然的化石馆、航空馆、陨石馆等。可谓是类型丰富,故事精彩。
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黎平县城有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翘街,因其街道两头高、中间低,形似翘起的扁担而得名,黎平会议纪念馆便坐落于此,古朴的仿徽派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尽显古朴韵味。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黎平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红军长征走进贵州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贵州航运博物馆。
习水县有一座“博物馆小镇”——土城古镇。小镇位于赤水河边,因航运而兴,这里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龙头,建有青杠坡战斗遗址、宋窖博物馆、赤水河盐运文化陈列馆等13个博物馆,红色文化、航运文化、盐帮文化等应有尽有。
赤水丹霞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宋墓女武士造像。受访单位供图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1998年,中挪两国共建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随后,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相继建成。这些博物馆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
台江苗绣博物馆的苗绣展品。受访单位供图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在贵州也是多点开花。三都自治县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展示了水族铜鼓、水书、马尾绣、剪纸等文化特色;台江苗绣博物馆主要展出绉绣、辫绣、双针绞线绣、贴花绣等各种苗绣技法制作的精品苗绣;德江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讲述了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
镇远县博物馆馆藏“天字一号”钢锭。
历史文化方面也有不少精品。镇远县博物馆馆藏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钢铁厂青溪铁厂冶炼的“天字一号”钢锭;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的交乐东汉铜车马、抚琴俑、摇钱树等文物让观众惊叹。
…………
黔西南州博物馆的东汉龙纹连枝灯。
比起大馆的国宝荟萃,以小而美著称的中小博物馆蕴藏着更多细节。在黔西南州博物馆馆长龙虎看来,贵州中小博物馆在特色上下足功夫,用纵深感丰富大历史细节,讲好贵州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文、图/赵相康
海报设计/王子琪
编辑/吴蔚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陈曦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