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作画、稻秧为笔!习水县土城镇:演绎农耕美学

2025-05-14 17:30:32人民网-贵州频道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5月的初阳掠过土城镇五星村,粼粼波光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折射出彩色光晕。作为习水县水稻育苗的重要核心区之一,这座距县城25公里的村落正上演着初夏最盛大的色彩叙事。农户们以青绿为墨,在错落层叠的画卷上勾勒农耕美学的“立体诗行”。

层叠的梯田上正上演着初夏最盛大的色彩叙事。罗金摄

眼下正值插秧的关键时期,走进习水县五星村水稻种植点,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型翻犁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翻起阵阵泥浪。随后,农户们赤脚踩进泛着银光的河湾水田,他们弯腰握紧青翠的秧苗,熟练地将其“绣”入水田中,一行行稻秧次第延伸。叮咚水声与远处小型翻犁机的突突声交织成韵。

小型翻犁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翻起阵阵泥浪。罗金摄

不远处,村民段仕强正将新扯的秧苗背到插秧的水田。“别看我这八九亩田挂在山腰,去年亩产都过了千斤。”他直起腰擦了擦汗,眼里满是笑意。“咱这的大米口感好,在本地市场特别受欢迎,连碾米的糠壳都被订走,这又多了一份收入。”他算起生态账:梯田种稻虽比平原地多耗人力,但病害少、米质优,市场效益好。

初夏插秧,农人用双手在错落层叠的画卷上勾勒农耕美学的“立体诗行”。罗金摄

沿着坡地拾级而上,截然不同的农耕图景次第展开:山腰处的育苗地块里,稻秧青茎上凝结的晨露折射出“绿光”,农户们扯起一捆捆秧苗;山脚连片镜面梯田中,妇女们三五成组,前头拉绳定位,中间抛秧传送,后方俯身插苗,青翠线谱随着手势起伏不断延伸。

农户们熟练地将秧苗“绣”入水田中,稻行沿着手势次第延伸。罗金摄

“我们村水稻面积有3800多亩,加上自然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较近,交通便利,这为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优势。作为全县的水稻育苗重要核心区之一,对周边的东皇街道、民化镇、三岔河镇等提供育苗服务,针对农户水稻育苗的收入,包括种子在内可达240元/亩。同时我们也一直注重水稻育苗的品质,每年的育苗收入都很可观。”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段泽强表示,村里主要种植水稻和糯玉米,等水稻收割完,还会种植蔬菜,这些农产品都能顺利销往县城,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稻秧在阳光下折射出“绿光”。罗金摄

在五星村的梯田里,时间仿佛被按下慢放键。没有无人机播种,不见智能监测,但绳子丈量的精确、指尖传递的温度,让传统农耕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农户们正用双手握着最灵动的画笔演绎农耕美学。(刁苓沙、罗金)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