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坚守慎独,为手术器械“做手术”

2025-05-12 12:59:17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进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似乎走进了一个庞大的“灭菌柜”,这里虽然不被外界所知,但每天却有上万甚至十几万把无菌器械从这里走向临床。无菌安全的医疗器械是临床医生致胜的利器,而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就是为这些利器“做手术”的幕后“白衣天使”。

对上千种器械了如指掌

防护服、口罩、三层手套、防护面罩……伴着清洗消毒机器的轰鸣声,“全副武装”的护士们正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内忙碌着。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大区域,承担着各临床科室与手术室所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每把器械在这里都要经过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质检和发放十个环节。”中心护士长邓琰介绍,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首先就从去污区开始。

腔镜类器械需要进行人工精洗。

在去污区,一包包预处理好的污染器械包密闭回收到这里,护士们按照器械的不同种类、材质、精密及污染程度等进行分类、清点、消毒。即使大部分清洗工作已经由机器代替,但对于比较精密或污染严重的器械,清洗过程中仍需要人工进行重点处理。

“像一把腔镜器械可拆卸到7、8个零部件,我们要对其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清洗,从最初的冲洗、洗涤到漂洗和终末漂洗及超声消毒等,需要由一名护士至少处理半小时。”邓琰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要重复成千上万次,每名护士一天要处理5000至6000把器械,对于上千种器械的结构、用途和清洗方式早已熟记于心。

在显微镜下给器械“验伤”

去污区的流程完成后,手术器械就传送到了“检查包装灭菌区”。“我们会对器械的表面、齿牙、关节以及管腔,甚至是缝隙都进行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有污迹或锈迹,将退回重新返洗。”邓琰说。

对检查好的器械进行手工打包。

除了清洗质量的检测外,器械功能的检查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眼下即将进入暑期,眼科手术逐渐增多,手术器材非常精密,怎么检查、怎么保养都有讲究。

“比方说眼科常用的显微有齿镊,其前段的齿牙甚至不到1毫米,肉眼无法观察,护士们要将器械放在专业放大镜下耐心检查,防止部件缺损造成的手术安全隐患。”邓琰提到,大到手术机器人手臂,小到一把镊子,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都要对其每个零部件进行细致检查,不仅要确保器械干净,还要尽可能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器械包等待进入高温灭菌器。

随后,护士们便要对器械进行装配和包装,并送入灭菌区。在灭菌区,工作人员会将大部分器械包送进压力蒸汽灭菌器,它就像是一个“炼丹炉”,经过高温灭菌,让器械在这里“焕然一新”。“我们俗称灭菌区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个阵地失守的话,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感染事件,容不得我们一丝马虎。”邓琰说。

面对器械更需要慎独精神

提起消毒供应中心,有些人会觉得这里只是清洗器械、收发物品的部门,然而这里的工作内容要复杂得多。尤其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器械不断更新迭代,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我们的护士也要走进手术室去跟台了解器械是如何使用的,同时科室会邀请工程师培训如何拆卸、清洗、包装、灭菌和保养器械。”邓琰感慨道,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就像是给手术器械“做手术”,虽然他们不需要使用器械,但却需要和临床医生一样了解器械,确保每一样器械安全无菌地流向各个科室。

临床护士面对的是患者,而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面对的却是不会说话的器械,这更需要他们有慎独精神。邓琰直言,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可能不会像临床护士一样时常收到患者的感谢或赞扬,但一样是在为患者的诊疗安全保驾护航,这也正是这个岗位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婉馨通讯员方雯

编辑汪艳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