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5-12 10:20:11大众网

近日,在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化工中试基地内,PCT及其共聚物中试车间正在有序运转。中试基地生物化工事业部副部长李友介绍,“该套中试装置可生产PCT、PCTG、PETG等聚酯产品,将优先生产国内尚未产业化的、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的聚酯产品,对于需求量较大的聚酯产品可提供工艺包转让及技术服务,推动东营芳烃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发挥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用,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了山东省高端石化行业唯一一家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

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经过样品化、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四个阶段。其中,中间性试验环节(中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近日,捷创能源自主开发的卫星型空化强制循环床(CCIB)重质油常压加氢轻质化技术在中试基地取得中试成功。“我们借助中试基地的平台优势,进行了数百次实验研究,获得了完整的常压加氢工艺条件。首创的核心设备CCIB反应器,具有运行稳定、安全性高、能耗低等显著优势。”捷创能源负责人张其凯说,随着常规石油资源减少,国内重质油用量将逐渐增多,每年产生的减压渣油达2.5亿吨至3.9亿吨,重质油加氢裂化超大型反应器成为发展趋势。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发挥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核心作用,先后链接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孵化链接芳烃、乙烯、丙烯、碳四上下游企业42家,集聚场地、人才、技术、资金等10余个创新创业发展要素,培育了合理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产业培育机制、人才招引机制。

目前,创新创业共同体已经培育孵化出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捷创(东营)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乾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型企业。全区实施22个创新性中试项目,就地转化12个项目,筹建园区级算力服务中心,实现科研资源集中配置。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集聚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推进石化产业提质升级。

截至2024年,开发区累计完成高新技术投资28.2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首破80家,科技型中心企业倍增至46家,先后推动东营临港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烯烃和芳烃产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此外,开发区还出台系列文件,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立科技评价激励体系,引进高层次人才,财政科技投入同比增长34.52%,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近24%。(陈仕钊)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