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正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品字标•浙十年”品牌分享推介活动在湖州德清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已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成功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型。
打造“浙江制造”公共品牌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制造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里有全球最多的袜子、领带、小家电,但国际市场上却总被贴上“廉价”的标签、戴着“低端”的帽子。
大会现场。大会主办方供图
如何破题?浙江成为全国最早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省份之一,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积极推动以“品字标”为形象标识的“浙江制造”公共品牌建设。
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定义为整体反映、综合体现浙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其定位是“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其核心价值是“至精、至诚、至远”,积极打造国际认可、国内领先的“浙江制造”品牌集群,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升级。
“品字标”的诞生,是浙江对质量时代的铿锵回应。面对制造业转型的阵痛,浙江摒弃粗放路径,用品质和创新重塑发展逻辑。
全国首创“标准+认证”模式
“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标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说,浙江构建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品牌标准体系,从一颗螺丝钉到整机制造,全流程“斤斤计较”。
高标准成为品字标的内核。2016年9月,“浙江制造”标准累计发布数首次突破100项;2019年3月,首次突破1000项。有了高标准,还要做严认证,浙江构建了“市场认证+自我声明”的品牌认定体系。
此外,为助力浙江企业出海,浙江广泛吸纳瑞士SGS、德国TÜV等14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不断给这张证注入“含金量”。目前,已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打造更多“浙江精品”
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竞争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品字标”将如何引领浙江品牌实现向更高层次跃升?
下一步,浙江将推动“品字标”下一个十年实现新跃升,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持续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进一步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支持构建品牌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资深参事葛志荣在会上建议,政府应持续发力,完善品牌建设体系,加大培育力度;企业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浙江精品”,推动品牌走向世界;要加强品牌价值评价,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改进管理以提升价值与竞争力;同时,要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品牌意识,共同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