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上演生命奇迹。新生儿外科团队成功挽救一名出生仅33周、体重不足2公斤的早产儿。这名患儿同时患有发病率仅十万分之一的幽门闭锁与大疱表皮松解症,经多学科协作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后,目前已康复出院。
十万分之一的残酷考验
患儿超超(化名)还在母亲腹中时,产检就发现羊水过多的异常情况。出生后,持续无肠蠕动的症状让病情雪上加霜,随即转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普外胸外血管瘤科团队经详细检查确诊,超超不仅存在幽门完全闭锁,还伴发大疱表皮松解症。这种复合病症全球发病率仅约十万分之一,患儿的皮肤和黏膜如同易碎的琉璃,轻微触碰就可能引发破损感染,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无疑将面临极高风险。
毫米级“生命解码”
面对棘手病情,多学科专家迅速展开会诊,最终敲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这一创新方案。主刀医生唐应明主任介绍,手术仅通过1个5毫米镜头孔与2个3毫米操作孔,就将高清摄像头与精密器械送入超超体内。在避免皮肤损伤的同时,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艺,精准切除闭锁的幽门,并顺利完成胃肠吻合。历时2小时的手术,出血量不足5毫升,术后腹部仅留下三个微小“钥匙孔”创口,宛如生命重启的密码。
新生儿科团队为超超量身定制个性化护理方案,采用特制敷料悉心呵护其脆弱皮肤。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与照护,超超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开始正常进食。出院时,他的体重已增长至2.3公斤,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此次罕见疾病微创治疗的成功,不仅是多学科协作的完美答卷,更标志着贵州地区新生儿微创外科技术的重大突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普外胸外血管瘤科表示,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耕新生儿外科微创技术,为西南地区更多急危重症患儿筑起生命防线,点亮康复希望。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芳芳
编辑罗玉青
二审尹广亚
三审徐海婴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