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吴双建
在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处的一处农家乐,有一座公鸡雕像的娱乐项目,游客只要扫二维码支付两元钱,雕像就会播放一段带有鸡叫的魔性音乐,名为“扫码闻鸡鸣”。近日,有网友将扫码听鸡叫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发网友围观,不少网友甚至在评论区纷纷留言、晒图,称进行了远程扫码。5月7日,农家乐老板龙先生告诉纵览新闻记者,“扫码闻鸡鸣”去年在网上走红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扫码付款,这段时间明显增多,最多一天付款人数超900人,导致“公鸡”从早到晚叫个不停。龙先生也呼吁全国的网友,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进行远程扫码。(据5月8日纵览新闻报道)
在三省(市)交界的地方,设一个“扫码闻鸡鸣”的娱乐项目,让“鸡鸣三省”能具象表达,这个创意是不错的。按理说,这是农家乐附带的项目,可有可无,没想到竟然引发全网关注,网友纷纷扫码付费。
无疑,网友付费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因为恶搞,扫码后让“半夜鸡叫”,想惊醒“三省”的人;有的是当作社交货币,将付费记录发到网络上寻求认同;还有的则是为情绪价值买单,反正钱不多,可以享受消费的快感。
当然,站在老板的角度,这是天降横财。虽然每一笔收入并不大,但最高一天有900多人扫码付费,就有超过1800元的收入,要知道,项目后期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为了在赚钱和扰民之间做出权衡,龙老板每天晚上10点会将电闸关闭,早上7点再将公鸡雕像的电闸打开,晚上7点到晚上10点的这段时间,他还会将音量调低。
而且,他还称会将收入的一半捐给慈善机构,甚至呼吁网友理性消费。就是说,这钱他也赚得有些“小压力”。其实,只要赚得正当,大可不必不好意思。
不过,作为经营者应该尽到相应的义务。有网友称,半夜扫码钱都付了,但“电子公鸡”遭遇断电没有鸣叫,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严格来说,经营者确有必要让消费者知情。哪怕消费者听不到鸡叫,但提供的服务不能停。如果告知在某一时间段“电子公鸡”不会叫,消费者还是要执意扫码,那就是他自己的事。要么,干脆在相应的时间段关闭收费通道,以减少纠纷。
不得不强调,通过“半夜鸡叫”来扰民获得快感,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情绪表达,在此呼吁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另外,既然龙先生公开承诺会将收入的一半捐给慈善机构,就应该说到做到。不妨在网上晒晒账本,让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在考虑周全的情况下,能让项目达到既不扰民还能做慈善的社会效果。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