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树丨冉利:有人敲门

2025-05-08 08:44:04重庆晨报

有人敲门

文/冉利

这天,先生不在家,母亲也见老姐妹去了,我对热闹无感,一人静待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也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打发时间。

话是这么说,独自久待难免会有些许落寞,突然间有个念头闪过——此时会否有人敲门?

果然有感应,即时响起敲门声。声音很大,“咚咚咚咚……”有如擂鼓。

我心生不满,暗忖敲门之人毫无道理,不知礼节。我想亲朋不应如此,怕是敲错了门,且由他擂,不去管他。

但门外之人锲而不舍,擂门之声更急更重。天知道我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表情打开大门的。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朴素的矮个老太太,笑意盈盈:“方姐姐在家不?我给她拿了几根丝瓜瓤。”她大声说。我瞬间明白了,这一定是老母亲在外结交的新朋友。

母亲待人热情是出了名的。小区大厅成天聚集着一群老头子老太太,但以老太太居多。她们多数是农村进城,为儿女带孩子或跟随经济较好的子女进城享福的。从这个老太太的面相来看,孙辈们早已过了让她操心的年纪,那么她必然属于享清福的那一类了。后来母亲证实,耳朵听力有恙的老太太确实是来城市享福的。

随即老太太在我的邀请下走进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她毫不认生,大声跟我唠叨起来。看得出她要么本是话痨,要么是太想跟人说话了。

她从她回乡下带了几根丝瓜瓤讲起,絮絮叨叨地讲了很多回到老家的琐事。我在漫不经心地倾听中突然对她产生了一种同情。我想起那年我陪母亲到外地的妹妹家玩耍,母亲每天早晨都到附近的公园四处溜达,看见别的老头老太聚在一起,便也凑了上去,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融入的愿望。从那时起,我对母亲,对母亲那些年龄段的因各种原因背离故土的老人产生出深深的同情。

是的,此刻我面前的老太太大概也是如此,她离开故土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除了她的亲人,她找不到一个与她谈天说地的朋友邻居,她一定渴望找到一个家庭成员之外的倾诉对象,她也许早就期待着一种情绪的宣泄。于是,她把我母亲在闲聊中说起丝瓜瓤很好洗碗的这句话默默记在了心中。于此,她似乎找到了一个与人交往的无形桥梁。

最终,她没等到我的母亲回来。坐了多时,老太太告辞出门,脸上挂满失落。我知她所想,于是大声对她说道:“老人家,欢迎您随时敲门,找我妈妈玩耍。”老太太连声道谢,笑容灿烂。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版面欣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审核:阮鹏程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