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高调宣布,将以色列境内所有机场纳入其军事打击清单,试图以此掐断以色列的空中交通动脉,从战略层面对其形成压制。这一威胁迅速引发以方强烈反应,以色列国防军随即启动大规模军事动员,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伊朗,地区战争升级的风险急剧上升。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东原本就不稳定的安全局势再度剧烈震荡,胡塞武装自冲突初期便多次公开警告以色列,要求其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否则将“不排除任何手段予以报复”。这并非口头恐吓。
事实上,胡塞已在多个战略海域发动行动,通过导弹袭击和自杀式无人机打击红海、阿拉伯海及曼德海峡航线上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战火蔓延速度之快,几乎让整个中东航运命脉陷入危机。
胡塞武装已将其军事目标扩大至以色列本土,公开点名以色列最核心的空中枢纽——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这一机场不仅是以色列民航交通的主枢纽,更兼具战略军用职能,其一旦受创,不仅将严重影响以色列的空军部署,还可能令其与外界的航空联系陷入瘫痪。
以色列发布紧急征召命令,动员数万名预备役军人,据悉,此轮动员并非短期防御举措,尤其是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方面,以方计划以集中兵力分割、围困、瓦解哈马斯核心据点为目标,逐步扩大战术压制范围。
以色列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军事对抗,迎来又一次骤然升级。5日晚间,以军动用大批空中力量,对胡塞武装在也门境内的多处目标实施报复,共出动约20架战机,跨越近2000公里,发射约50枚精确制导弹药,重点摧毁了胡塞武装部署在萨那及周边区域的多个战术指挥中心。
以军发言人指出,这一行动是对胡塞武装近期“越界挑衅”的直接回应。就在不久前,胡塞方面对以色列本土发动远程导弹袭击,其中一枚导弹在深夜命中以色列一座机场附近区域,造成一辆民用车辆被击中,现场爆炸引发严重破坏,导致至少8名平民受伤。
受到波及的不止是以色列本土运营系统,德国、西班牙、法国、瑞士、奥地利航空等相继宣布取消原定飞往以色列的航班,部分航司甚至发布通告称将“无限期暂停”中东高风险空域的航线飞行。这一波次的停航潮,直接冲击以色列对外航空网络的稳定性。
在过去数月,以色列频繁对伊朗境内关键军事目标发动远程打击,与此同时,以方在多场外交与情报通报中,反复指控伊朗为胡塞武装、哈马斯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等提供资金、武器和战术技术。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甚至指出,遭到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背后的真正操盘者正是伊朗。
面对以方日益强硬的态度,伊朗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无论是军事基地、海上部署,还是地区盟友力量,只要触及了伊朗红线,必将遭到打击。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并未仅停留在言辞威慑,近期,伊朗大规模展示其战略导弹力量,这些导弹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
这场战略“秀肌肉”的背后,既是对敌方军事威慑能力的展示,更是一种政治信号的精确投放。一方面,伊朗并不惧怕以色列的远程打击,即便冲突升级,也有能力对以本土构成实质性威胁;另一方面,伊朗的反击将不受地理限制,任何参与对伊军事行动的外部势力,都将面临全面覆盖打击,包括美国。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