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中国·济宁Fan|走进尼山圣境,沐千年儒风探智慧之光

2025-04-22 00:27:21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从伟丁安顺

4月19日,“机遇中国·济宁Fan”系列参访活动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智汇尼山,慧享儒风”,邀请了11名来自济宁学院的留学生走进曲阜尼山圣境,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双向奔赴、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相互融合,探寻历久弥新的思想之光。

春和景明,尼山圣境儒风习习。孔子湖宛若一块碧玉镶嵌于尼山怀抱之中,偶有白鹭掠过湖心,翅尖点破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湖畔,红花绿树掩映,亭台楼阁点缀,青铜铸造的“君子九思”雕塑群隐现其间,和着澄澈的湖水,向世人静静诉说着千年哲思。

“Ladiesandgentlemen,welcometotheConfuciusLake,amirrorreflectingboththewisdomofancientChinaandtheheartbeatofmoderninnovation!”漫步湖畔,导游用流利的英语将孔子湖的命名由来及承载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留学生们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掏出手机定格这“充满智慧”的山水。

“在中国文化中,水象征德行,柔韧却有力,滋养万物而不争。”听了导游的讲解,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POGUDALINALEKSEI对课堂上学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名言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我要把中国人对水的认知讲给父母听。”

位于孔子诞生地的尼山圣境,是一座以儒家文化为魂、山水格局为骨、现代科技力量为翼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对孔子思想的物化呈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之作。留学生们漫步其间,入目的是浸润着文化滋养的一花一木,润心的是山水间蕴藏的东方智慧。

七十二米高的青铜孔子像巍然伫立,宽袖垂拱,目含慈睿,似在俯瞰千年后跨越文明的“师生缘”。留学生们褪去现代服饰,换上汉服,在礼官的指引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拜师礼”。

“双手抱圆,如环抱宇宙;躬身六十度,喻谦卑之心……”在礼官手把手指导下,留学生们掌握了行礼的“规矩”,也对拜师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行揖礼不单单是一个肢体动作,更是一种尊师重教的传承,当面对孔子像缓缓躬身时,就像是在参与一场穿越2500多年的文明对话。”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NASEEMZUBAIDA说。

圣人之言如灯,烛照万古长夜。在尼山圣境大学堂,留学生们用手写、用心读,以“手读论语”致敬儒家经典。沉浸式观看了集光影表演、梦幻书格、古调吟唱于一身的天下归仁灯光秀,和雅乐而作,伴光影而舞,在这段“心与境”的对话中,感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至高境界。

“太神奇了,科技把古老的故事如此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走进我们心里。”看完表演,留学生们意犹未尽。

“机遇中国·济宁Fan”系列参访活动由济宁市委宣传部、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联合举办,常态化邀请外国友人,通过“走读济宁”,感知体验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济宁文化故事,让“文化济宁、魅力济宁、幸福济宁”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