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李雪健,这个有着40年戏龄的老戏骨,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成为唯一一位获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的表演艺术家。
戏剧梅花奖,电视飞天奖,金鹰奖,电影金鸡讲、百花奖、华表奖——这些都是他曾经获得的荣誉。
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李雪健,但他曾经是家喻户晓的腕儿。
他是《水浒传》中的矛盾体宋江;
《渴望》中的真善美宋大成;
《搭错车》中的哑巴男人;
《嘿,老头!》中的老年痴呆父亲;
《少帅》中的一代枭雄张作霖。
李雪健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在那个时代深入身心。
1954年2月,李雪健出生于山东菏泽市的农民家庭。
1965年,11岁的李雪健随父亲前往贵州三线支边。
1973年,19岁的李雪健参军,凭借着对表演的热爱,他成为二炮话剧团业余文艺宣传队的一名小战士。
做业余演员的日子里,发生过让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而这件事是也是让他走向真正演员的重要转折。
文工团杂技队到部队慰问演出时,当时刮大风,其中一位女演员直接被风从五六米的高台上卷了下来。结果女演员硬是带伤又回到舞台表演。
这件事给李雪健认识到,一个专业的演员,真的可以抛开一切,把表演放在绝对的第一位。
1977年,当时正值文艺大复兴时期,艺术创作上需要人才,李雪健就自己跑到北京,报考空政文工团。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李雪健也正式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到如今,李雪健从艺40年。
为了拍戏,李雪健是真可以玩命的那种人。
即使是替位,也要做到极致1980年,李雪健因成功饰演话剧《九一三事件》中的林彪一角,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其实当初这个角色,只是找他来做替位。
因为当时剧团的好演员都在外面巡演,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导演看李雪健脸的下半部分很像年轻时的林彪,就决定先让他来走替位。
可是李雪健完全没有因为只是替位,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为了行神兼备,李雪健早早就剃了光头,还硬生生饿瘦了20斤。
李雪健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次之后,更是雪上加霜,此后稍不注意就感冒发烧。
除了在外形上的努力外,他还专门找来各种照片、录音细细揣摩林彪的动作,说话声音,努力做到神态行动都人角合一。
>就是因为这种“憨气”的认真,让导演看到了他的能力,最后拍板决定“就你了!”,谁能想到,他竟然替着替着,就真成了主演。
可是做了主演的李雪健,依然不敢懈怠,每次上台前为了体现脸色阴沉,双手冰凉的表演效果,还是吃的很少,以至于让人看到他都害怕。
因为大家已经分不清现实与戏剧的差别,认为他就是林彪,甚至对他横眉冷目。
明明大家对他的态度如此恶劣,可李雪健非但没有难过,反而显得很高兴,认为自己塑造角色成功了。
就是这么一个在现在看来显得“傻气”的想法,让他获得了第一个主角,最后还获得了话剧最高荣誉“梅花奖”。
演戏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真正让李雪健家喻户晓的作品,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渴望》。
这部剧当年的最高收视率达到90%,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播出期间,万人空巷,没人愿意出门,全守在电视机前追剧;
同名主题歌人人都会哼;
更夸张的是,当年国家的犯罪率都下降了。
李雪健凭借此剧获得了金鹰奖和飞天奖两项大奖,在当时绝对是“全民偶像”。
可是在当时拍摄的时候,领导特意到摄制组询问大家生活有什么困难,并允诺尽量解决时,大家借这个机会各种提要求,可再看李雪健,只要了一套《渴望》的全本录像磁带。
如果剩最后一口气,也要把戏拍完2000年,李雪健老师正在拍摄军事题材电视剧《中国轨道》,当时他鼻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嗓子也难受,爱戏如命的他没有去医院检查。直到一个月后妻子发现李雪健鼻子上的疙瘩越来越大,强迫他去检查,而检查的结果:鼻咽癌!
所有人都劝李雪健尽快手术,但为了不耽误剧组的拍摄进程,李雪健选择了保守治疗——每天先去医院化疗,再回剧组拍戏。
在化疗过程中,他的颈部溃烂,全身的毛发都掉光了。最难捱的时候,他动都不能动,只能看着窗外流泪。
可是回归镜头的李雪健,依旧敬业地说着每一句台词,神态没有丝毫懈怠。每天拍完回家,李雪健都声音沙哑,说几句话,就要停下休息一会儿。妻子于海丹心疼他,也只能躲在门外无声地抹眼泪。
这样撑过了一个月,他的戏份终于拍摄完毕。
后来有记者问过他为什么这么拼命?李雪健腼腆地笑笑,扯着嗓子,脸上还有些骄傲:“不拍了,这个戏就死了,我忌讳这样的事,就想着别落骂名。”李雪健用生命完成了拍摄工作,他的精神也感动了身边所有人。
“死里逃生”后,只想做一个好演员在病后休养的几年里,李雪健认真考虑了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演员?答案是做好演员,让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被观众记住。所以死里逃生的他,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好演员,绝不是靠台词和形体演戏,而是用心。
2004年李雪健老师拍摄了《搭错车》,在里面饰演一个命途多舛的哑巴男人。
不能说话,只能通过动作、神态来表达情感,但真正的高手凭的绝不仅是外界的器,而是靠修行者的心。
在片场休息时李雪健总是保持沉默,拿着剧本慢慢雕琢。
住院期间他曾见过一对还在为温饱辛苦奔波的小夫妻,每次女人看病都是丈夫骑着三轮载过来,无论风吹雨淋,把妻子送进医院,丈夫不舍得离开,总是转过来回望。
剧中有一处被观众封为经典的“回头”动作,便是由此而来。
每个渺小的人都有闪光点,他将自己的身躯浸在社会的大网中,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人间百态都放在了表演里。
没有生命力的作品成不了经典,他想传达的价值得到了接纳,人们的思想去到了更远的方向,但永远不会忘记《搭错车》这部经典之作。
好演员,也绝不是只做主角,而忽略配角的重要性。
在《少帅》这部作品中,李雪健和文章搭戏演父子。
这次他不是男一号,主要工作是要衬托另一颗“星星”。
然后我们看到李雪健踏踏实实琢磨张作霖的性格,把他的人物塑造得很丰满,甚至很多人说“李雪健老师没演张作霖,那就是张作霖本人”。
现在的很多明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演技,却为个“番位”撕个你死我活,排在前面,显示我比你腕儿大。
那时也有很多声音,说李雪健的演技碾压主角,他听一听也不怎么在意。
在李雪健眼里,能拍戏,还能吃上剧组的盒饭就是最开心的事。
这也印证了他一辈子的座右铭,朴实却格外认真的一句话:“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演员。”“好演员”的评委不是奖项,而是观众李雪健近几年被年轻人记住的角色,应该就是《嘿,老头》里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父亲了。
他在第一集里有一段3分钟无台词的个人长镜头,一镜到底,丝毫没有尴尬的感觉,当时这个片段传遍微博和朋友圈。
因为是开机第一天拍摄的,现场的年轻演员看完曾打趣道:“我都不知道后面该怎么演了。”有人称他为“表演教科书”,“最会演戏的男演员”,甚至一度让“关爱父母”成为热门话题。
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样的“教科书级”表演,居然在当年的“白玉兰奖”没有得到任何提名。
妻子于海丹忍不住给评委会发了一条信息说:“这么一个观众都喜欢的作品怎么会连一个提名都没有?这是对老头儿的不尊重。”直接引发公众对白玉兰奖公正性的质疑。
毕竟,李雪健老师的演技、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把一个老年痴呆的老头儿演的入木三分,虽然此时的他不需要这个奖来证明什么,但是明明这么好,为什么连一个提名都得不到呢?那就要问一句:评奖的标准是什么?
最后组委会大概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专门为李雪健老师设了一个“特别奖”,他也没去领,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打动了观众,比什么都值了。
对演员的坚守,应该得到传承最近电视剧中替身、合成、不背台词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记者询问他的看法,李雪健老师特别愤慨地说了两个字——无耻。
表演是他一生的事业,一辈子的追求,他在乎名和利,但名一定要是好名,为了利,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
他坚守一个做演员最该遵守的底线,可如今这些底线已经被“明星”们忘记了。
李雪健生病后,需要助听器才能听见声音,但是拍戏的时候戴助听器就会穿帮,怎么办呢?他就把其他演员的剧本也背下来,人家一张嘴,就知道在说什么。
再看看连自己的台词都背不下来的人,可笑吗?
听到很多明星说,“我的梦想是想做一个好演员,然后让观众认识我,记住我。”可李雪健说“希望留下观众记得住的好角色,好作品,记不记得李雪健没关系,只要那些作品让观众高兴了就行,观众的认可才是良药。”
如今,观众们都被他的作品感动,算是认可了李雪健老师的演技,但是大娱更希望你们记住这个一生都在为演艺事业奉献的“憨气”匠人艺术家——李雪健。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