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最近有点忙。
这位72岁的导演手头同时推进四个项目,从秦腔题材电视剧到科幻巨制《三体》,从商业续集《满江红2》到新立项的谍战片《惊蛰无声》,活脱脱像个刚入行的年轻导演在拼命接活。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四个项目在他心里的分量,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先说《主角》这部电视剧。
2021年就备案了,拖到现在才有点动静。
张艺谋挂个监制的名头,导演让李少飞来当。
李少飞之前拍过《装台》,对这种市井题材确实拿手。
演员阵容里塞了两个"自己人"——他公司旗下的刘浩存和合作过的窦骁。明眼人都懂,这就是个顺水人情项目,既给自家艺人安排工作,又能赚点监制费。电视剧周期长、来钱慢,以张艺谋现在的江湖地位,犯不着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精力。
《三体》就不一样了。这个项目张艺谋亲自执导,光线影业投资。老爷子为这个项目专门组建了"人工智能小组",说是要学习新技术。这话听着新鲜,七十多岁的人还在恶补科技知识,可见是真上心了。《三体》这个IP太特殊,拍好了能载入中国科幻电影史册,拍砸了肯定要被书迷骂得狗血淋头。张艺谋这些年虽然产量高,但对这种能定调职业生涯晚节的项目,绝对不敢马虎。所以剧本磨了又磨,开机时间一推再推。光线老板王长田倒是大方,说投资不设上限,这种支持力度在业内实属罕见。
《满江红2》明摆着是冲着钱去的。第一部票房45亿,这种成绩不拍续集才是傻子。但续集向来难拍,更何况第一部口碑本就两极分化。张艺谋和欢喜传媒有合约在身,这片子属于"责任田",该种的庄稼还得种。不过从第一部那个敷衍的夜戏日拍就能看出来,这种商业项目在他心里排不上号。
最值得玩味的是《惊蛰无声》。这个谍战片刚立项,张艺谋的公司就参与投资了。自己掏钱的项目和给别人打工的项目,重视程度能一样吗?据说主演定了宋佳和倪妮,两个"谋女郎"同台飙戏。题材又是热门的国安反谍,摆明了要冲击国庆档或者春节档。比起其他三个项目,这个才是张艺谋的"心头肉"。
四个项目四种态度,把娱乐圈那点门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挂名的、还人情的、冲奖的、赚钱的,老谋子玩得炉火纯青。要说精力旺盛,国内导演里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筹备冬奥会期间都能抽空拍完《狙击手》,现在这四个项目对他来说可能还真不算超负荷。
但问题在于,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七十多岁的年纪,同时开四个灶台,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三体》需要精雕细琢,《惊蛰无声》要亲力亲为,剩下两个还得应付差事,这么分配下来,质量能否全部保证实在要打个问号。
影视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导演自己投资的项目,质量通常差不到哪去。钱在哪,心就在哪,这话放在张艺谋身上同样适用。《惊蛰无声》既然有他公司真金白银的投入,关注度自然不同。反观《主角》这种纯挂名项目,能顺利拍完就算成功,艺术追求什么的都是其次。
《三体》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个项目关乎中国科幻电影的门面,张艺谋接这个活,名利都在其次,更多是种责任。但科幻题材恰恰是他最不擅长的领域,之前《长城》的教训还历历在目。现在拉上人工智能小组当外援,能不能成事还真不好说。不过以他的江湖地位,就算拍砸了也没人敢当面说三道四。
《满江红2》是最没悬念的。商业续集嘛,能赚钱就行。张艺谋这些年早就练就了左右逢源的本事,艺术片能拍,商业片也能玩得转。只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用心之作,上映后自见分晓。
有意思的是,这四个项目恰好涵盖了当下影视圈的几种生存之道:电视剧赚稳定收入,科幻片搏行业地位,续集电影图快钱,主旋律商业片求稳妥。老导演把鸡蛋分装在四个篮子里,倒是把风险分摊得明明白白。
说到底,导演也是人,要吃饭要养团队。张艺谋能在这个年纪保持这样的创作激情,本身已经是个奇迹。至于项目孰轻孰重,人家心里那杆秤比谁都清楚。观众不妨放平心态,好菜不怕晚,是骡子是马终究要拉出来遛遛。
电影圈从来都是名利场,聪明人知道怎么下注。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