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特色技术⑦丨国内首例个体化联合术式 “一术双效”开启偏瘫治疗新篇

2025-04-10 13:00:36上游新闻

四年前的一场脑栓塞,让重庆南岸区的彭女士(化名)右侧肢体几乎瘫痪——右手僵硬如木偶,右脚严重内翻,行走几乎是奢望。传统治疗屡屡碰壁,她一度陷入绝望。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用一场国内首创的“双管齐下”手术,让她重新感受到手指的触觉,迈出稳健的步伐,改写了她的命运,也为全国2300万偏瘫患者点亮了新希望。

4年前,彭女士突发脑栓塞,虽经抢救脱险,却遗留严重的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右上肢仅能轻微抬肩,右下肢内翻畸形,行走异常艰难。四年间,她尝试过无数次康复训练,效果微乎其微,彭女士一家从未放弃希望,四处寻求进一步治疗。“偏瘫半年后,我们就曾慕名找到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琴医生,但当时确实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案。”得知黄琴医生赴哈佛大学访学专攻肢体功能重建后,他们主动保持联系,这份信任从未中断。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彭女士再次找到学成归来的黄琴医生。结合国际前沿理念与临床经验,黄琴创新性地设计了“双管齐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脊髓电刺激植入术(SCS)联合胫神经高选择性肌支切断术(HSN),这也是国内首次将两项技术结合用于偏瘫治疗。

针对上肢瘫痪问题,黄琴团队在脊髓特定位置精准植入电极,这台“神经开关”能释放微弱电流,刺激受损神经重新传递信号,逐步恢复手部功能。“就像给生锈的电路接上电源,慢慢‘激活’瘫痪的肢体。”黄琴解释,该术式微创、安全可逆且可调节,而下肢问题,简单说,即通过高倍显微镜找到控制足部畸形的“问题神经”,精准切断错误信号,这也是首次引入西南地区开展的临床应用。

3月22日,黄琴团队半小时内成功完成电极植入,后续的下肢胫神经HSN手术也进展顺利。术后,彭女士右上肢触觉明显恢复,手的活动有惊人的进步。“我的手现在能有意识地练习抓握了,走路脚也不翻了,比之前轻松了很多!期待康复效果!”四年来,刘女士第一次感觉身体是自己的。

据统计,我国偏瘫患者人数约2300万,每年新增偏瘫患者约250万。传统单一治疗方式存在局限性,此次联合手术突破实现上下肢同步治疗,兼具创伤小、见效快、费用可控等优势。据悉,除偏瘫治疗外,黄琴在颈髓损伤后截瘫、臂丛损伤及各种外周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方面均有丰富经验。就在上周,黄琴医生开展了西南地区首例外周神经卡压松解联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植入术(PNS)。此次联合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在偏瘫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未来,将为更多饱受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以融会贯通、精益求精的创新理念,让西南地区患者便捷享受国际化的治疗。

就医指南》》

挂号方式:重医附二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智慧服务——预约挂号——重医附二院渝中/江南院区——神经外科门诊

门诊时间:黄琴副教授——每周四全天(渝中院区)

(文/周晋羽向秋月)

编辑:向娇责编:王峻审核:王广江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