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非遗焕新 省级非遗项目“督灸疗法”揭牌仪式举行

2025-04-09 17:02:32鲁网

3月27日上午,山东省中医院千佛山院区中医外治中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督灸疗法”揭牌仪式在思邈楼中医外治中心举行。院长邓华亮、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杨继国、督灸创始人崇桂琴、中医外治中心科副主任于岩瀑、督灸主要传承人等出席揭牌仪式。

仪式上,邓华亮院长和崇桂琴教授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揭牌。

邓华亮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今天大家共同见证了崇桂琴教授以其毕生心血凝聚智慧结晶的学术彰显,这是医院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同时体现了医院外治团队勇于担当的事业追求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团队继续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善于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产出一项标志性成果,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体系,引领一个方向,打造一个业态,通过标准指南共识的制定,用山中医人的智慧引领与示范督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这张代表中医药荣耀的金灿灿名片。

督灸疗法,是指于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段,施以隔药粉和生姜泥发泡灸或者不发泡灸,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相关疾病的一种特殊中医外治疗法。督灸疗法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记载了灸大椎和橛骨等督脉的穴位及区域。1988年山东省中医院崇桂琴教授在铺灸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改良,创立了督灸疗法,以生姜为衬隔物,四季均可施灸,奠定了督灸技术规范化根基,主要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后督灸团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督灸扶阳,邪不可干”的学术思想,深入开展督灸对脑区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揭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及督脉“入络脑”的科学内涵,在继承“督灸治形”“督灸治神”的基础上,拓展督灸应用范围。2020年5月获批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齐鲁督灸扶阳流派中医药特色技术”项目,2024年12月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了督灸专业委员会,杨继国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5年是山东省中医院建院70周年,也是“中医年”活动年,中医外治中心将以此为契机,以目前拥有的学术平台为基础,牢固树立以特色技术建科的理念,不断完善、突破。继承全国名中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培养人才队伍;抓牢以脐疗、督灸为代表的特色技术,丰富中医外治技术种类,拓展外治疗法的诊疗范围,科学阐释外治技术治病机理,打造学术型科室;规范外治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七秩正青春,我辈当努力”,中医外治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紧跟时代的大局,为医院大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外治中心简介

中医外治中心成立于2020年7月,是致力于传承、创新、发扬中医外治技术,并应用中医外治技术服务于患者的中医特色科室。目前有15名医生和1名护理人员,其中全国名中医1人,岐黄学者1人,山东省名中医2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目前中医外治中心特色外治技术以高树中教授首创的脐疗技术和崇桂琴教授独创的督灸技术为主,现有“高树中全国名中医工作室”“齐鲁高氏脐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强直性脊柱炎督灸治疗中心”“齐鲁督灸扶阳流派中医药特色技术”等传承平台。除脐疗和督灸外,同时开展了针灸(包括一针疗法)、全息诊疗、官窍疗法、罐疗、穴位贴敷、隔物灸法、穴位埋线等一系列外治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外治特色和优势。此外,科室积极进行传统外治与新材料的结合,进行外治的产学研结合。中医外治中心开展的特色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中心团队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获得科研奖励2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责任编辑:吴英兰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