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生发,阳气升腾,人体气血也随之涌动。然而,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气压多变的气候特点,却让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经历着“春劫”。中医注重“顺势而为”——通过调和阴阳、疏通气血,让身体与自然节律共鸣。北京名医赵展荣行医四十载,提出:“春血压不稳,根在肝气不舒,治在调和天人。”
一、春气通肝,血压波动暗藏“肝火信号”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春季肝气升发过旺,易引发肝阳上亢,导致血压如“野马脱缰”。赵展荣指出,春季控压需抓住三个关键:
1.疏肝气:肝火旺者常伴头晕目赤、急躁易怒,可饮“菊花决明子茶”(菊花+决明子),清肝明目。
2.柔肝阴:熬夜伤阴者多见口干失眠,推荐“枸杞桑葚粥”(枸杞+桑葚+粳米),滋水涵木。
3.通肝络:每日晨起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沿骨缝向脚尖方向推压3分钟,疏解郁滞。
二、中医控压三大优势:从“对抗”到“调和”
1.整体观治本
中医降压像“疏通河道”。
通过调理肝、脾、肾三脏,改善全身气血循环,血压自然趋稳。
赵展荣主任说:“高血压并不是简单的血压数值升高,它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身体机理。”
2.辨证施治精准
肝阳上亢型: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
痰湿壅盛型:陈皮薏米汤健脾化痰
阴虚阳亢型:石斛玉竹羹滋阴降火
根据节气变化调整药食配伍,如春季增入薄荷、茵陈等疏肝利胆之品。
赵展荣主任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3.自然疗法养日常
晨起梳头法:用木梳沿胆经(头部两侧)梳100下,助阳气升发有度。
午后踏青:15:00-17:00阳气渐收时,散步吸收草木清气,疏解肝郁。
夜间沐足:艾叶+怀牛膝煮水泡脚,引火归元。
赵展荣主任说:“探究动因与规律,顺应自然与天时。”
三、春季控压四部曲: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
1.饮食:青绿入肝,少酸增甘
多吃荠菜、香椿、菠菜等春季时蔬,其升发之气助肝气条达。
少食醋、山楂等酸味收敛之品,适当增加山药、红枣等甘味食物健脾。
2.作息:夜卧早起,与日同行
遵循《黄帝内经》“春三月,夜卧早起”,22:30前入睡,6:00起床。
午间小憩“子午觉”(11:00-13:00),养心护阳。
3.运动:舒缓升阳,忌大汗伤阴
晨练选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升清降浊。
避免剧烈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度。
4.情志:笑口常开,郁气自散
肝喜条达,每日晨起对镜微笑3分钟,疏解肝郁。
听角调音乐(《胡笳十八拍》),音波共振调节肝气。
中医控压的精髓,在于将人视为自然之子。中医的调和之道让身体找回内在的平衡。这个春天,不妨跟随赵展荣主任的智慧,用疏肝茶代替咖啡,以八段锦替代熬夜,让血压在春风中自然归位。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