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赴宜昌调研,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一指示,既是对长阳过往探索的高度肯定,更是为其未来发展明晰方向,注入强劲动力。长阳,这片被绿水青山深情拥抱的土地,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生态富民的绿色征程。
长阳,一个名字里就藏着山水灵韵的地方,其生态之美,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长阳的森林覆盖率达73.60%,坐拥崩尖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个自然保护地。清江,这条流淌着千年故事的碧绿丝带,蜿蜒曲折,穿城而过,与两岸青山相依相偎,绘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生态画卷。然而,曾经的长阳,这片绿水青山却如同待字闺中的佳人,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展现。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长阳人面临着“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的艰难抉择。但智慧而坚韧的长阳人,以超前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选择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勇毅前行,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蹚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换的新路径,让沉寂的山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是长阳迈向绿色发展、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作为清江流域梯级开发骨干工程,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强大电力,而以清江抽水蓄能为依托的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则是长阳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前瞻性重大布局。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高峰时放水发电,这一蓄一放之间,不仅调节了电力供需,稳定了电网,更开启了长阳绿色能源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长阳大地兴起,一座座风电场、光伏电站拔地而起,一片片光伏电站熠熠生辉,将长阳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力助力了国家碳减排目标实现,守护了生态环境的碧水蓝天,还带动了装备制造、电力运维等关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让长阳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成功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在绿色发展赛道上一路疾驰。
如果说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是长阳着眼宏观的战略布局,那么林业碳票的发行,则是从微观视角对生态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精准转化。2024年6月28日,湖北首张林业碳票在长阳发布。它将长阳土地岭林场371.52公顷森林的碳减排量变成了可交易、可质押的有价证券,让沉睡许久的森林资源瞬间“活”了起来,有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对林场多年来生态保护成果的认可,更为长阳未来的生态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大门。以此为起点,长阳将结合自身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更多林业碳汇项目,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使群众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绿色发展的红利,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良性循环。
生态产业的发展,是长阳将“两山”理念融入百姓生活中的生动实践,也是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以榔坪镇的木瓜产业为例,20余年的坚守与耕耘,当地人民将木瓜从普通的农作物打造成了集生态、经济、旅游等多元价值于一体的支柱产业。如今,超10万亩的种植区,5万亩高规格木瓜绿色经济产业带,“资丘皱皮木瓜”品牌声名远扬,入选“鄂优16味”,荣膺湖北省“五大特色药材”榜首,还被纳入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木瓜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其生态效益同样显著。通过实施生态林方案,构建起2000公里木瓜生物梗与500亩生物挡土墙,让长榔河流域水土流失锐减超50%。同时,木瓜产业还点燃了乡村旅游的热情,500公里乡村公路硬化,50个观光亭、2个演出平台建成,每到木瓜花期,游客纷至沓来,拉动了周边旅馆、餐饮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一花多业”“一瓜多链”的发展模式,让榔坪镇的百姓四季有收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完美共赢,成为长阳以“两山”价值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未来的长阳,必将是一幅生态更美、产业更兴、人民更富的壮丽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长阳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着生态富民的绿色篇章。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长阳人民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让“两山”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国绿色发展贡献更多长阳智慧和力量。这,就是长阳的未来,也是长阳人的梦想与追求。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每一个长阳人都是绿色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共同绘制着长阳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让绿水青山成为长阳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图源:长阳发布
责编:郭蕾【责任编辑:伍佳佳】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