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外来书记"照亮了18个自然村振兴的进阶之路

2025-04-05 14:03:18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赵旭高艳蕊李海涛

春分时节,走进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老观王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在村道旁整齐列队,青砖砌筑的排水沟渠蜿蜒伸展,新建的乡村大舞台前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驻村第一书记胥锋翻开工作日志,密密麻麻的笔记里记录着驻村300多个日夜的攻坚故事。据了解,去年一月份包括胥锋在内的五位山东高速集团省派的第一书记入驻商店镇,从基础设施提升到文化阵地建设,这五位"外来书记"照亮了18个自然村振兴的进阶之路。

点亮村民脚下的安全路

"以前天一黑就不敢出门,现在晚上串门都能数清路边的野花。"村民指着门前崭新的路灯感慨道。去年刚驻村时,胥锋在夜访中发现,全村仅有的几盏路灯集中在村委会周边,田间道路没有照明设施,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胥锋联合村两委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实地勘察绘制出全村照明盲区分布图。随着最后一盏路灯调试完成,实现照明全覆盖。

疏通村庄发展的生命线

"往年雨季家里要垫三层砖,今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住在低洼处的村民老李头看着门前新修的排水渠如释重负。商店镇大部分村庄地势低洼,原有的土质沟渠年久失修,每逢汛期就会出现"大雨哗哗下,积水屋里流"的窘况。

胥锋邀请山东高速生态环境集团专家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发现全村排水系统存在设计标准低、管网不连通、局部倒坡等问题。他牵头制定《排水系统改造规划》,采取"应急+谋远"相结合的策略:对险工险段进行抢险加固,修建混凝土排水沟。

去年入汛以来的几次强降雨成为最佳检验场,改造后的排水系统经受住考验,村庄历史积水点全部消除。

照亮群众心中的文化园

夜幕降临,新建的乡村大舞台华灯初上,广场舞队正在排练新编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文化广场,之前还是堆满杂物的废弃晒谷场。胥锋在走访中发现,村民文化娱乐方式单一,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亟待丰富。

胥锋多方协调争取文化振兴专项资金,如今,这里已成为全村最聚人气的地方:不定期的"村晚"吸引四邻八乡的群众,寒暑期开设的"锣鼓小课堂"让孩子们接触传统技艺,重阳节举办的"孝亲宴"让老人感受温暖。更可喜的是,村民自发组建了戏曲社、锣鼓队等文艺团队,乡土文化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挖掘渤海老区的红色历史

老观王村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渤海区机关核心区,在这里走出了一支整建制的军队——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该村具有浓厚的拥军爱军传统。

2024年初,商店镇启动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展馆二期工程,山东高速集团主导建设并于2024年12月建成。新增展陈面积640平方米,展馆周边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提升,整个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展馆承载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我们将继续深度挖掘渤海老区红色历史,做强红色文化旅游,牵起文化交流的红色纽带,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胥锋告诉记者。

以上老观王村的种种改变是18个自然村的缩影。

据了解,按照“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帮扶要求,山东高速第一书记树牢“第一书记共同体”意识,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践中不断突破。

修建文娱广场6处,硬化生产场地6500余平米,规整闲置土地30余处,铺设5000余米“四好农村路”,安装太阳能路灯800余盏,和美乡村稳步推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慰问老党员、建设农村书屋、修缮老旧房屋等为民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捐款捐物合计9万余元,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调县域鸭梨、醋饮、肉制品进入服务区展销,拓宽产品销路。

使用集团捐赠的250万元资金,开展“点亮乡村、沟通万家”普惠工程,全面完善基础设施。集团投资60万元打造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资源一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协调人才发展院制定年轻干部和乡土人才培训课程,打造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队伍。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协调生态环境集团推进治污产业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