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首日,吉林爆“馆”

2025-04-05 00:09:03中国吉林网

清明小长假首日,吉林省各大博物馆热闹非凡,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中开启充实的假期。

吉林省博物院作为文化的宝库,一早便迎来如潮的人流。馆内丰富的藏品在这春日里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截止到17:00闭馆,吉林省博物院共计迎来游客13225人次。

4月4日上午,吉林省博物院联合“之间探方”模拟考古体验中心开展本期活动。在“知识学堂”环节,结合MG关卡制互动教学课件,为游客们介绍了田野考古中的使用工具以及地层学知识。同时,现场通过互动游戏,加强了青少年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回顾了本节课程的常用知识点,并从中感悟到考古的目的和意义。体验环节里,更是走进负一层“之间探方”考古模拟现场,带领同学们了解考古工具,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穿戴好考古专用装备,走进体验区共同感受实地考古发掘的乐趣。“奇思妙想考古记”博物馆教育课程作为吉林省博物院品牌优质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能够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了解文物和保护文物的热情,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两座高峰,张大千与齐白石的画作不仅承载着时代的艺术精髓,更在方寸之间凝结了东方美学的哲思与情怀。清明节首日的讲座中,特别邀请到吉林省博物院陈列设计部高珊老师,通过高老师的解读,透过张大千与齐白石作品中的笔墨设色、款识印鉴,探寻大师笔下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密码。

清明节假期期间,吉林省博物院每日提供4场免费定时讲解服务,涵盖“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和“瓷语千年——吉林省博物院藏精品瓷器展”三个主题展览,满足公众对历史文化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伪满皇宫博物院同样人潮涌动。这里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了解那段沧桑岁月。清明节假期首日,伪满皇宫博物院迎来游客16000余人次,每个展厅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伪满皇宫博物院在清明节假期期间,开放了“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新媒体艺术展”“小白楼藏书画掠影展”“采英撷华笔翻新意—全国文博系统首届‘以书法呈现文物藏品’主题展”“武力侵华与战场暴行—日本秘藏侵华战争照片实录展”“兰徽幻影—溥仪‘御纹章’文物展”“阅读照见未来—百种主题出版精品图书展”等多个展览。

爱国主义情景剧《白山魂》也在假期里定时演出。

游客们穿梭在各个展厅,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则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浓厚气息,4月4日上午,“慎终追远礼敬先贤”清明节公益文化活动在这里举行。

工作人员带领市民、游客朋友们走过泮桥,穿过棂星门、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广场,向古圣先贤塑像行鞠躬礼,并宣读《绿色清明倡议书》。大家以手中的鲜花寄托追思,在留言板写下寄语,带着心中美好的祝愿,共缅先人,度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清明节。

清明节假期期间,长春市文庙博物馆举办“长白山三宝”主题系列原创社教研学活动。4月4日下午,在“参香雅韵·文化寻根”长白山人参香包社教研学活动中,参与者亲手制作人参香包,感受非遗技艺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更让大家在香包的芬芳中,传承和弘扬吉林文化。

市民张先生说:“文庙的活动一直特别丰富,在公众号上看到了清明节的社教研学活动,就决定带孩子来参加,让他多了解家乡的人参文化。”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分馆同样迎来客流高峰。

除了“吾道何之——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书画展”“山海爵——青铜器展”“国色天工——中国传统技术与艺术”“春和景明——明清精品瓷器展”四大常设展览外,还有两大临时展览:“吉林大学校友绘画作品展”和“良渚文化走进全国高校巡展(图片展)”。

400多件精品文物、十分有独创性的布展,均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为了迎接清明节假期,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特别设计了18款绝美原创印章和免费的拓印体验。印章灵感主要来自于“国色天工——中国传统技术与艺术”和“春和景明——明清精品瓷器展”。印章设计精美,独具艺术气息,深受游客喜爱。在印章区更是大排长龙,游客们手持打卡本,耐心地排队等待。拓印区是孩子们的“天堂”,小朋友们捧着工作人员提供的纸张,惊奇地看着其他人拓印出精美的图案。

长影旧址博物馆一样也迎来大批游客,走进博物馆就仿佛走进了中国电影的时光隧道。复古的海报、经典的拍摄道具,以及NPC表演,都让游客们兴奋不已。不过游客最爱的还是文创区,那些设计精美且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特别受外地游客喜爱。

清明假期首日,吉林省各大博物馆用丰富的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具文化内涵,成为人们感受历史、传承文化、享受亲子时光的绝佳选择。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殷维文/图/视频

部分素材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制作孙上修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