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六项行动,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质图强

2025-04-03 20:01:06河北新闻网

特色产业集群向上突围看邢台②

六项行动,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质图强

3月的邢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春潮。

在“中国轴承之乡”临西,标注“临西轴承”集体商标的精密轴承以高于国家标准的品质畅销海内外;在“中国羊绒之都”清河,全自动电脑横机用高品质纱线织就高端成衣,通过电商网络直达全国消费者;在“中国电线电缆之乡”宁晋,通过严格质检的线缆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新能源项目建设……

3月21日,平乡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介绍平乡县自行车童车玩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邢台市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大力开展“标准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标准引领、质量强基、质量提升、助企帮扶、品牌赋能、整治提升6项行动,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质图强,实现“质”的突破。

●标准引领变“跟跑”为“领跑”

3月23日,位于邢台市任泽区的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密新材”),货运汽车排起长队,将该公司生产的高品质特种橡塑材料及产品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是赢取市场的关键。”华密新材研究院副院长张伟说,他们对标行业顶尖企业,向最先进的管理标准和质量标准看齐,对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生产成本、工艺路线等全方位实施标准化管理。与此同时,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成为特种工程塑料及橡胶密封件制造领域参与标准制造较多的企业。“我们生产的动车配件合格率和优良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价格却更具优势,产品成功拓展到高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张伟说。

产业优化,标准先行。“产品质量是企业产品规划设计、制造运输、生态回收全过程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产品全生产过程的作业和操作行为,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高质量复制性。”省标准化研究院主任李楠说,只有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才能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我们将标准引领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的切入点,鼓励引领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让更多‘邢台标准’走向全国,推动产业质量水平整体跃升。”邢台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徐军岭介绍,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指导下,该局以标准化建设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联系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机构,通过引导企业开展与国际先进标准比对分析、对标达标,鼓励和引领企业实施先进标准。

3月3日,位于邢台市任泽区的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高分子材料生产车间工作。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今年,邢台市大力开展“标准引领”行动,支持、引导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新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总量15项以上,制定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10项以上。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计划,全年培育申报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不少于10项。督促企业加强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标准公示率80%以上。积极申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全年培育申报标准化示范试点15项以上。

●质量提升推动质量管理全方位升级

3月25日,位于隆尧县的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锻钢机加工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阀门零件在机械臂的抓取下有序进入锻钢工序。“公司设立首席质量官后,确定了‘一大战略、四大方针’质量管理体系,让一次试压合格率提升25%,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均有显著增长。”该公司董事长闫国平说。

与传统质量主管仅负责单一质量环节检验检测不同,首席质量官既要搭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又要开展质量诊断、优化产品品控,还要建立质量文化、塑造企业品牌形象。邢台市着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全方位升级,目前已有3125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了首席质量官全覆盖。

“今年,我们将持续完善首席质量官培育体系,加强优秀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推广,创新推进方法,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向中小工业企业延伸,年内实现宁晋线缆、隆尧食品、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电动玩具、临西轴承、沙河玻璃、清河南宫羊绒集群中小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徐军岭说。

“我们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从86%提升至93.8%,产品报废率从4%下降到1.2%,返修成本同比下降5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3月26日,河北飞龙轴承有限公司负责人党军成告诉记者,该公司通过实施质量管理认证,重新设计了高精密轴承工艺流程,科学设置了7个质量控制点,有效促进了产品质量提升。

认证是产品达到合格或优质的标签,能有效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是产品走进高端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邢台市大力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全市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由2021年的3400多张增长至7049张,实现了翻番;强制性认证(3C)证书数量由2021年的1700多张增长至3631张,认证企业由670家增长至1215家。乘势而上,今年该市将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帮扶小微企业400家以上,积极鼓励各县(市、区)争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

强制性认证证书数量全国领先的平乡县,去年创新搭建了平乡县自行车童车玩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对入驻平台产品实行全流程质量管控。3月21日,在平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记者从平台监管端界面看到,入驻企业情况、实时生产现场、产品抽检信息、溯源查询情况、投诉举报、预警信息等全部可查。

“针对产品信息不透明、质量难以追溯等问题,我们精心打造了这个平台,实现了‘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平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解瑞华说,入驻企业必须是获得3C认证的企业,产品贴上平台自动生成的二维码后,消费者一扫码就能看到生产厂家介绍、产品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详细信息。有问题还可以通过扫码直接投诉,平台和企业会同时收到相关信息,第一时间落实责任、作出处理。

目前,平乡县已有441家获得3C认证的企业入网,生成追溯码320多万个,平乡县自行车童车玩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试运行以来,倒逼相关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产品退货率明显下降。

●品牌赋能从“制造优势”到“品牌优势”

3月23日,邢台源耀轴承有限公司发货车间内,一批印有“临西轴承”集体商标标识的标准化包装箱整齐码放,即将通过上海港发往德国。

品牌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临西县大力实施轴承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战略,委托临轴集团邀请专家和企业代表制定出高于国家标准的详细推广使用标准,定期安排检测公司对商标使用企业产品质量开展常态化抽检。如今,“临西轴承”成功进入河钢集团供应链体系,打开了浙江、山西等地市场,并进入美国、德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临西轴承”是邢台市品牌强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围绕25条重点产业链、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该市推动各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持有者进一步完善品牌管理运营制度,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构建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特色产业品牌体系。

今年,邢台市将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推动宁晋线缆、平乡童车申请集体商标。加强注册商标工作,全年新增注册商标1万件以上。对新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际商标的企业,争取省级资金予以奖励和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是品牌建设的压舱石,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3月21日,在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平乡(自行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现场,服务大厅、知识产权法庭等初步建成,配套设施建设正在扫尾。“预计4月初将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验收申请,投入使用后,将通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互联互通,使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由3—6个月压缩至7日内。”解瑞华说,平乡县企业每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在1200件以上,审查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吸引顶尖设计团队入驻,更将推动产品外观迭代速度与国际潮流同步,为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提质升级注入新动能。

今年,邢台市将着力加强专利快速预审备案服务,力争企业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由20个月缩短至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8个月缩短至3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由3个月缩短至1个月。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强保护”“专利转化燕赵行”等活动,全年计划服务产业集群企业200家以上。(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王永晨)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