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春满沃野 丹参映绿

2025-04-03 15:35:45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刘晓雨通讯员扈永明潍坊报道

和煦的春风拂过临朐县石家河广袤的田野,连片起垄的丹参种植田里,村民们正弯腰栽种嫩绿的种苗。丹参,又名“赤参”,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明星品种”,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市场需求连年增长。作为具有优良丹参种植传统的地区,石家河抢抓春季黄金种植期,通过优质育苗、标准栽种、生态照护、合作发展,让这味传统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以优质育苗筑牢根基。传承本土种源优势,是石家河药农们一贯的坚守。“从老一辈种这个,也不知道多少年月了。”牛角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荣斗说道,“这里极少引入外界的丹参种苗,栽种的丹参全部为本土优良品种。”

凭借山环水绕的独特地形,石家河实现了从育苗到收获的本土化循环。这不仅造就了当地丹参抗旱性强、药效成分高的特点,更让丹参酮含量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的2-3倍,使石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丹参产地。

以标准栽种夯实品质。“地温稳定在10℃以上就能栽种,这半个月我们每天都下地赶进度。”正在田间忙碌的双崮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金国介绍,“丹参种植遵循‘春分清明,挪苗移栽’的农事规律。为保障栽种质量,合作社统一采用分行高垄种植模式,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的标准,让每株幼苗都能获得充足生长空间,为丹参的高品质生长筑牢基础。”

以生态照护激活动能。石家河以山地与沟谷为丹参种植区域,充分结合地形地势,让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丹参的天然照护所。立足生态元素,杜绝农药使用,真正实现了“放心种药、健康用药”。结合家禽畜牧养殖,持续加大粪肥使用量,探索高效无机肥与有机肥的最佳比例。在青山绿水的有效赋能下,“以生态养药材、以药材哺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使荒坡沟壑蜕变为“丹参宝库”,更带动周边村庄有效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以合作发展凝聚合力。近年来,石家河党委政府抢抓中医药产业振兴机遇,依托气候土壤等优势,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带动丹参种植实现规范化,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四个统一”,让小小的丹参成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截止到现在,石家河丹参种植面积已突破2500亩,建成集种苗繁育、生态种植、初步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如今,石家河的丹参不仅是药材市场的“品质名片”,更以“一株丹参撬动富美乡村”的创新实践,为打造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写下生动注脚。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