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7日电(范宇斌)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当日,“戏韵中华友谊长青”——上海市欧美同学会2025年区校联动民间外交主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活动以戏曲为媒介,巧妙融入人工智能元素,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戏曲表演精彩纷呈。京剧表演艺术家、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李军登台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管叫山河换新装”,举手投足间尽显京剧的韵味悠长,赢得现场满堂喝彩。青年京剧演员携手上海交通大学教工戏曲协会以及多名外籍留学生共同表演耳熟能详的京歌《梨花颂》。中外友人身着华丽戏服,婉转的唱腔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动人心弦,共同展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的一大亮点是“海派绮梦戏墨丹青”海派京剧展启幕。展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戏剧周特色活动之一,将持续至5月。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闵行分会理事、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监事张帆涛介绍,海派京剧展引入数字人导览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戏曲文化的智能传播。当观众驻足展品前扫描二维码,数字人将用中英双语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戏曲从孕育到发展的历程,深入解读海派戏曲的独特魅力、杰出代表人物以及重大历史事件。这种沉浸式体验突破传统展陈局限,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科技助力下焕发新生机,未来将支持多语种即时翻译,增加“虚拟票友”等功能。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中外青年身着传统戏服,扮上特色戏妆,在打卡点前留下美好瞬间,这一幕幕画面也成为见证中外友谊的“梨园瞬间”。当留学生穿上改良戏服与中国同学共舞,衣袂翻飞间交织的不仅是戏曲韵律,更是跨文化对话的生动注脚。
“每次挥动水袖,都像在书写中国的诗。”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Assanaliserikbay身着传统水袖服,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已成为“戏曲安利站”,吸引多国网友留言“想触摸东方美学”。如今,这位“洋票友”正在筹备成立“丝路戏曲研习社”,计划将京剧身段与哈萨克传统舞蹈融合创作。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承载百廿底蕴的国际化高校,始终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中外文明互鉴。从梅兰芳巡演到戏曲艺术数字化传播,戏曲始终是中外民心相通的鲜活载体,期待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和交流培育更多民间外交新生力量,希望中外青年以文化为桥,在文明对话中展现自信风采,共同构建包容共生的国际人文生态。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周敏表示,本次主题活动通过戏曲展演、海派戏曲展及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打破文化隔阂,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将持续发挥国际化优势,以文化为桥,深化人文交流,助力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推动文明互鉴之树常青、友谊之花永绽。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一直以来,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外联谊会发挥“区校联动”工作机制优势,在文化传播、科技发展等多方面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海内外青年的交流互鉴、合作发展。本次主题活动期间,双方共同举办第二届闵行区侨界文化节,整合高校、地方、区域侨界人士的资源禀赋,汇聚剪纸、书法、脱胎漆器等八大非遗体验项目,将地方非遗带进校园。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冲表示,学院将美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深化艺术教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科研创造力与人文素养。本次主题活动是学院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深化美育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在活动中,师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会长吴继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闵行分会会长于兵,匈牙利驻上海总领馆文化与教育领事DrFüleJánosRóbert等出席主题活动开幕式。(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