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张玮济南报道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油菜花便在长清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悄然苏醒。
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植物,实则承载着多元而厚重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凭借那如梦如幻的金色花海,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旅游舞台上的“宠儿”。
让我们一同走进油菜花的世界,探寻它背后的故事,感受它在乡村振兴中所蕴藏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这片金色花海为长清乡村带来的美好蜕变。
自然馈赠的多元宝藏
油菜花,来自遥远的欧洲与中亚,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适宜生长的温床,绽放出无尽的生机。
由于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南方温润之地,还是北方广袤平原,油菜花都能蓬勃生长,满足各地人们的耕作需求。它经济价值极高,种子含油率达35%-50%,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年产量超千万吨。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是优质饲料;鲜嫩茎叶能当蔬菜,端上餐桌。在工业上,从人造奶油到橡胶、医药,油菜花的身影无处不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在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这里被绵延的群山三面环绕,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地理风貌,却也为农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在土质贫瘠的山坡地上,油菜花想要开花结籽并非易事。然而,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花团锦簇之下,是不断向下、向远处延伸的发达根系,深深扎根于土地,汲取着微薄的养分,顽强地生长。这扎根土地的生存之道,又何尝不是长清双泉这个山区乡镇“滚石上山”寻求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呢?
作为大自然馈赠的宝藏,它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多元价值,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传奇。
长清“首秀”背后的选择
曾经,产业发展是长清双泉最棘手的难题,除了几家散热器生产企业,几乎再无其他产业支撑。
但油菜花的到来,为这里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吸引众多农业、文旅项目在此落地生根,这些项目如同油菜花发达的根系,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为长清的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溯2013年,双泉勇敢迈出第一步,首次尝试大规模油菜花种植。到2024年,春季赏花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12届。这一活动巧妙地将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成为双泉的特色名片。
这一选择看似偶然,实则是多重考量的结果。
长清双泉拥有“山、水、河、湖、田、林”的生态基底,万亩油菜花田与山泉景观相映成趣,形成“江北婺源”的独特风貌。通过打造“厚源主会场+四大分会场”的模式,将花田与音乐节、采摘体验、民宿经济相结合,不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更创造“赏花经济”的多元消费场景。
据统计,长清双泉油菜花节开幕首周即吸引游客近万人次,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30%。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双泉通过“短视频大赛”“全民健步走”等活动,成功塑造“水乡双泉”的文旅品牌,为后续发展积累社会资本。
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今年4月,长清将举办“古韵今风花开孝堂”2025年济南(长清)孝堂山千亩油菜花观赏季花田新闻发布会,创新“农旅+研学”“农旅+非遗”等模式,巧妙地把油菜花田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例如,开设孝堂山研学课程、举办文创市集,使静态景观转化为动态文化体验。这种“以文塑旅”的策略,可谓一举多得。游客不仅能沉醉于花海,也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长清全域旅游资源,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济南花朝节、樱花节……近年来,济南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花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游客在这里赏花、观景、摄影,体验“花”式新玩法,相应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以花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花经济”产业链有益探索
“农文旅”融合成为发展新趋势的当下,如何巧妙地串起一条“花经济”产业链,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早在2023年,山东省便极具前瞻性地在《关于推进全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花卉产业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花卉培育、加工、旅游、休闲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逐步实现花卉产业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化。这一规划,为全省花卉产业的腾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在探索“花经济”产业链的征程中,湖南茫海州村的成功经验极具借鉴价值。该村以500亩油菜花田为核心,配套建设停车场、游船码头、观景吊桥,并发展菜籽油深加工,形成“种植—观光—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巧妙在于,既有效避免了“花期一过,收入断层”的困境,又通过附加值的提升,让农民分享产业链红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时代发展的浪潮里,济南始终敏锐捕捉机遇,紧跟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就拿长清来说,油菜花盛放的这片土地,正悄然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双泉镇党委书记刘伟所言:“我们种下的不是花,而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密码。”
油菜花的价值,早已超越一株植物的自然属性。它是文旅融合的创新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资源。一幅以油菜花为纽带的“金色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幅画卷中,既有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也有现代文旅的蓬勃生机,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唯有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才能让这抹金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永恒底色。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