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现场4组实验 4个充电宝全部爆燃 汗液浸湿也可能带来危险 高温天千万不要放在车里

2025-03-28 11:08:40杭州网

便携式充电宝内电池包与盐水产生热反应后成了“一张纸”

消防斧刃敲击充电宝,弹出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此时温度高达410℃。

很多人外出随身都会携带充电宝,充电宝自燃甚至爆炸也时有发生。

3月20日,杭州飞往香港的香港航空HX115航班因客机舱内行李架起火改道福州降落,起因疑似和移动充电宝起火有关。

去年3月10日,蒋师傅开着旅游大巴从建德回杭州,离南庄兜出口10多公里时,有个乘客双肩包里的充电宝突然发出闷响自燃,车上都是参加亲子游的家长和孩子,还好及时发现马上扑灭。

充电宝在哪些环境下容易产生危险?

昨天上午,萧山消防救援大队做了4组实验,现场模拟短路、重物挤压、汗水浸透以及高温四种环境,实验用的都是常见的便携式充电宝,电流都是1万毫安。

一、短路实验

实验员将充电宝电池充满电,使用老虎钳夹住电池的正负极,模拟制造充电宝短路环境。

现场看到,15秒后充电宝产生大量白烟,产生浓烈刺鼻味,电池温度一度达到450℃。

短路情况下,充电宝会持续升温,常见的灭火器没有太大效果,最好的灭火办法是“浸泡式”。去年萧山国际机场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工作人员自制了“充电宝锂电池灭火装置”,就是用水浸泡锂电池的方式灭火。

消防提醒:这段时间很多人出去游玩,除了充电宝还会携带钥匙等金属物,充电宝接口处有裸露部分,如果钥匙不小心插了进去,充电宝保护装置不好,便会发生短路进而发热。

二、受重物撞击、挤压实验

实验员将充电宝放在地面,先用消防斧背面的平面敲击两次,充电宝裂开。再用消防斧刃敲击,充电宝瞬间裂开,电池弹出并冒出浓烟。2分钟后,弹出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此时温度高达410℃。

消防提醒:如果充电宝外壳质量不过关,在发生挤压、冲击、针刺或者磕碰跌落等意外情况时,内部电路易受损短路,电芯可能出现漏液,进而触发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冒烟、起火、爆炸等严重后果。

三、模拟夏季汗水浸透充电宝实验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出行时很容易出汗。汗水带有大量盐分。

实验员将充电宝锂电池放入盐水。一分钟左右,电池在盐水中开始产生化学反应,盐水逐渐变浑浊,电池内部流出黄绿色液体并冒出气泡,全过程有轻微刺刺响声。一段时间后,充电宝被腐蚀并散发出难闻刺鼻味。

“汗水中的水分与电解液接触后,可能产生微弱化学反应形成气泡,汗水含盐分,具有导电性。”

消防提醒:选购充电宝时应优先选择外壳材质耐用、密封性好的产品,尽量避免充电宝接触汗渍或湿气,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然,我们平时不会产生像实验中这么多的盐水或汗水,只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醒,比如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要将一些脱下来的衣服包裹充电宝。”

四、当充电宝遇到高温环境

实验员将充电宝贴在一只旧铁桶表面,桶内有燃烧的火堆,不久,充电宝发生爆燃。

消防提醒:高温天千万不要把充电宝放在汽车内,不管在不在充电,放在被子、盒子里或者阳光直射环境下,都不利于充电宝散热。

消防就以往救援案例再次提醒:充电宝工作温度范围在0-40℃,存放时应选择温度适中、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充电宝并不是电流越大越好,一般选购1万毫安的充电宝即可。另外,充电宝电池通常可以使用3年,但我们建议使用半年后就要检查是否有鼓包状态,如果有最好不用。”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