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智”愿者

2025-03-28 08:24:07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施芳

迎宾机器人“妮娅”向与会嘉宾招手。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你好!”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门口,迎宾机器人“妮娅”面带微笑同来宾打招呼。“‘妮娅’的智能,源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深度融合。”北京清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未来,‘妮娅’将应用于公共服务、教育、陪伴、文娱等领域。”

除了“妮娅”,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智”愿者随处可见:引导机器人带领嘉宾前往不同的活动区域,孪生书法机器人挥毫泼墨,仿生机器狗表演后空翻……

在休息区,只见机器人伸出机械臂,缓缓拿起茶具,从洗茶、冲泡到倒茶,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并能精准控制浸泡时间和茶汤浓度。“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真是太神奇了!”一位参会者赞叹。

头戴黑色棒球帽的仿生机器人“胡博士”能捕捉参观者的表情并进行实时模仿,连会心一笑等复杂的表情也能学得有模有样。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仿生机器人的代表,“胡博士”面部拥有几十块可动模组,让机器人拥有了惟妙惟肖的高难度微表情。

据悉,来自10多家机器人企业的百余位“智”愿者,活跃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各个角落,为参会嘉宾提供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服务。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