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3月27日讯2025年,济宁市锚定“走在前、勇争先”,提出“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三年宏伟蓝图。济宁银行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链通产业、金融助商为核心,聚焦15条标志性产业链、36条重点产业链及“232”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做优做强。
供应链金融作为打通产业链资金血脉的关键引擎,在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过程中,发挥着源头活水作用。为做好供应链金融支持,济宁银行把握“五个统筹”“两个聚焦”,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走深走实。
在管理布局方面,一是统筹服务力量,建立总、分支两级供应链金融专班,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主动上门量身服务。二是统筹支持政策,组织全行各机构积极推广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动重点产业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三是统筹信贷额度,在产业链端,为“链主”授信保留供应链专项额度,为“链属”小微打通专业系统敏捷赋能。四是统筹业务系统,升级“济银易链”“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功能,强化系统对业务的支撑保障作用。五是统筹金融产品,紧贴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的金融需求,让“订单数据”成为融资信用,让“账款合同”化作资金活水,以五个统筹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在业务创新方面,推出《供应链主动授信政策》,将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端的服务进一步升级,推进制造、建筑、商贸服务产业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聚焦链主企业,围绕“总链长+链长+副链长+链主”工作体制,推出“1+N”供应链金融服务,围绕1个核心,打通上下渠道,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票据融资”等服务,为下游经销商匹配“机器设备按揭”“保兑仓”“预付款融资”等产品。聚焦链属小微,针对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周期长、项目投资大的特点,以“设备购置及更新改造贷”助力企业升级;针对医疗卫生等产业上游配套多的特点,推出“数字债权融资”助力产业链延伸;针对大蒜企业面临的库存占用压力,以“蒜监贷”助力“小蒜头”走上国际“大舞台”。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1249笔、金额68.29亿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全市产业链融链固链、助力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的开篇之年。济宁银行将立足本地产业禀赋和本行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优势,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护航先锋作用,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与产业共进、与城市同行,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王成新)
责任编辑:徐景春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