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这几年在政坛步步高升,霍家这个香港老牌豪门又被推上了热搜。
要说这豪门恩怨,隔壁赌王家四房姨太争产那出大戏可比电视剧还精彩,可霍家愣是像股清流,规矩严得让人直呼看不懂。
2006年霍英东老爷子葬礼上,原配吕燕妮带着三个儿子站在头排,二房冯坚妮、三房林淑端领着子女在后边排排站,这场面活脱脱就是霍家家规的实体说明书。
要论手腕,赌王原配黎婉华输得彻底,霍家原配吕燕妮却成了最大赢家。
这中间的门道,得从霍英东还没发迹那会儿说起。
1923年出生的霍家少爷,7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两个哥哥早年被台风夺了性命,母亲刘三带着他挤在湾仔石水渠的贫民窟里。
那时候的霍英东,白天在码头扛煤,晚上在油麻地码头打零工,谁能想到这个灰头土脸的小伙子日后能成为香港地产大亨?
1943年,20岁的霍英东按母亲安排娶了吕燕妮。
新婚之夜连间像样的婚房都没有,两夫妻挤在20平米的老屋里,吕燕妮倒是二话不说,第二天就跟着婆婆摆摊卖杂货。
有街坊回忆,那时候常见霍太太大冬天光着脚补渔网,十个手指头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霍英东后来敢把全部身家押在走私生意上,估计也是知道家里有个能顶住天的贤内助。
要说霍家发家的第一桶金,那真是拿命换来的。
朝鲜战争时期,霍英东带着船队躲英国人的巡逻艇,把药品、橡胶这些禁运物资往大陆送。
有老船员回忆,每次出航前霍太太都抱着孩子在码头守着,手里攥着平安符一站就是整宿。
这种刀尖上舔血的买卖,三年跑了上百趟,硬是给霍家攒下了房地产起家的本钱。
1954年霍英东创立立信置业,搞出个分期付款买楼花的创举,这招直接把香港楼市门槛砍掉一半。
就在生意风生水起时,霍老板碰上了初恋冯坚妮。
要说这冯姑娘也是个狠角色,带着和前夫生的儿子,顶着五十年代离婚女人的骂名,愣是把霍英东迷得非娶不可。
霍老太太死活不同意,最后是吕燕妮亲自出面说情,才让二房进了门。
有知情人透露,当时霍太太撂了句话:"与其让他在外头金屋藏娇,不如摆在眼皮底下看着。"
霍家规矩就在这时候立下了。当着老母亲的面,霍英东白纸黑字定下三条铁律:家族产业只传大房三兄弟、二房三房按月领生活费、各房子女不得经商。后来三房林淑端进门时更惨,生了四个儿子都没能搬进霍家大宅,到死都没混上个正牌太太的名分。有次二房次子霍文逊在医院被记者追问家事,他苦笑着说:"我们这房生下来就签了不竞争协议,想折腾都没机会。"不过规矩再严也挡不住有人想搞事情。二房长子霍文芳九十年代偷摸开公司,结果闹出走私大案,气得霍英东登报要断绝父子关系。最后还是吕燕妮出面说情,才保住了霍文芳的族谱位置。这事之后,霍家各房算是彻底老实了。要说吕燕妮这招以退为进真是高明,既在丈夫面前挣了贤名,又让二房三房欠下天大的人情。
2006年霍老爷子300亿遗产分配,大房独拿200亿,剩下100亿进了家族基金。外人看着觉得二房三房吃亏,其实按月领生活费可比争家产稳当多了。看看赌王四房子女为争产打得头破血流,霍家这招"按月发工资"倒成了最聪明的安排。就连大房三兄弟后来闹矛盾要分家,也是关起门来自己解决,没让外人看笑话。
要说霍家规矩严到什么程度,霍震霆前妻朱玲玲有次吐槽,说借戴霍家珠宝都得写申请单。可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家规,让霍家三代人都没出过纨绔子弟。反观其他豪门,为争产闹出多少丑闻?霍启刚能安心从政,郭晶晶能大大方方戴5毛钱头绳,还不是因为家里有铁打的规矩兜底。
现在回头看,吕燕妮这辈子的经营真应了那句老话——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她或许没得到丈夫最多的疼爱,但把财政大权和家族话语权牢牢攥在手里。二房冯坚妮到77年霍老太去世才被公开承认,三房林淑端连霍家大门都没进去过,这些当年看着风光的情敌,终究还是输给了原配的深谋远虑。
豪门故事里常见痴男怨女,可吕燕妮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金钱与权力的游戏里,清醒的头脑比缠绵的爱情更重要。她像下围棋似的布局几十年,用规矩织成张密不透风的网,既困住了蠢蠢欲动的二房三房,也给子孙留下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这种生存智慧,恐怕不是光靠隐忍就能练成的。
说到底,霍家的体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当其他豪门忙着上演争产大战时,霍家人早早就明白了个道理——与其为钱撕破脸,不如定好规矩各安其位。吕燕妮用大半辈子时间打造的这套家规,或许少了点人情味,但确实让霍家跳出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各位看官觉得,在豪门生存这场马拉松里,到底是手握实权的原配厉害,还是受尽宠爱的红颜更聪明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