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王信姚腾)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扎根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子尹路遵义会议会址旁,75年来始终以忠诚与担当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从群防群治的“老传统”到科技赋能的“新智慧”,一代代民警以人民为中心,织就了一张“全时空巡防、全方位守护”的安全网。
这里不仅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更是平安与温暖的代名词。200余面锦旗、280万公里巡逻里程,见证了警民鱼水情深,也书写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动人篇章。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忠诚与担当
95岁的老民警胡智义是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初代民警”的代表。回忆起42年的从警生涯,胡智义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告诉记者,在成为正式民警前,自己曾是一名治安积极分子。那时的他,怀着一腔热血,积极协助公安和供销社等单位收集情报,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胡智义的从警之路,有着许多难忘的故事。1955年,他徒步180公里取证破案,用行动诠释“公安是人民的勤务员”。胡智义回忆道:“那年去金沙取证,路上饿得啃干粮,脚底磨出血泡。但想到案子破了,群众能安心,值了!”
退休后的胡智义,心中始终牵挂着派出所的一切。他经常回到所里,与年轻民警们亲切交流,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后辈:“穿这身警服,就得对得起‘人民’二字。”
岁月流转,胡智义的那些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警辅警勇敢前行。2021年,社区民警杨娜娜拥抱安抚抑郁症女孩的监控画面感动着周围群众;教导员袁红通过“五个一”和“四个红”的育警模式,成功带出了6名徒弟,将红色精神融入警务工作;从民警徐可寒夜跳河救人到“七杯茶”化解矛盾的智慧,红色基因在一代代民警的血脉中赓续。
群防群治:警民携手共筑“平安墙”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灯光辉映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也照亮了一群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或身着警服,或穿着红色马甲,或戴着印有“红城义警”字样的袖标。他们是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的民警,也是“老兵志愿队”“遵义·1935航天物业”“遵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红色圣地的守护者。
遵义会址纪念馆每年有数百万的游客,旅游高峰期日均人流量达到数万人。老城辖区地处中心城区,同时交通密集、商铺林立、游人如织。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仅仅依靠派出所的警力是远远不够的。“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深谙此道。依托“警民共建”模式,派出所整合了“红城义警”“遵义·1935航天物业巡逻队”“社区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形成“白加黑、5+2”的全天候巡防机制。白天,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化身“活地图”,为游客指路、调解纠纷;夜晚,物业巡逻队员穿梭于街巷,排查隐患、守护平安。
2023年国庆期间,一名走失儿童在志愿者、民警和义警的联动下,仅用半小时便与家人团聚。这样的暖心场景,已成为红色街区的日常。
近年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将群防群治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充分发动物业巡逻队、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全时空巡防、全方位守护”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他们不仅主动参与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秩序维护,还积极协助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调解纠纷等工作,在守护街区平安的同时,也守护着居民和游客的安心与舒心。
荣誉与口碑:200余面锦旗背后的鱼水情深
步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一楼的便民服务室,记者的目光瞬间被满墙的锦旗所吸引。红底黄字的锦旗整齐悬挂,在暖色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无声讲述着警民之间的温情岁月。
教导员袁红轻抚一面绣着“人民公安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向记者娓娓道来:“这是一位山东游客邮寄过来的。他参观会址时弄丢了手链,手链对其有着特殊的意义,希望民警能帮忙找回。我们调了5个多小时监控,最终在纪念馆内失物招领处找到了手链。”
墙角的一面锦旗上面印有“恪尽职守显神威为民解忧暖人心”八个字。教导员袁红停下脚步,声音洪亮的介绍到:“这是2022年受害人黄女士点击了陌生网友推荐的网址链接,被骗共计12000元。会址所民警在接到报案后,经办案民警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追回,最终于2024年3月将黄女士的受骗资金全额追回。”黄女士对会址所办案民警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深切感谢,并激动地说:“在知道找回我的钱的难度很高后,我都没抱多大希望了,没想到民警同志还一直坚持,帮我把钱全数追回来了,真是太感谢了!”
记者注意到,锦旗上的落款时间跨越十多年,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民警杨娜娜指向一面印有“忠于职守为民服务感谢警察人民心安”的锦旗笑着说道:“2024年一大早,陈女士带着自己的儿子小母来到派出所向值班民警周万杰寻求帮助,请求找到小母遗失在公交车上的遥控赛车。遥控赛车是小母要拿去省里参加比赛的,这孩子是他们学校推荐的遥控赛车操控比赛参赛选手。陈女士焦急地向民警解释了赛车的意义,价值虽然不高,但对孩子来说却十分重要。民警通过从小母下车的车站开始,一站一站地查看下车乘客的情况,逐帧分析,终于帮小母找回了赛车。”陈女士激动地在电话里向民警表达感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警察同志!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们会这么重视这件事情,十分感谢!”
暮色渐沉,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一楼的便民服务室内,200余面锦旗在穿堂而过的晚风里微微起伏,似在无声翻动着岁月的书页。从泛黄的布帛到崭新的绸缎,每一面锦旗都承载着一个日夜奔赴的故事——或许是寻物的执着,又或是寒夜救人的惊心……它们层层叠叠,在这里凝结成一句朴素的誓言:人民公安,永远在您身边。"
夜幕下的遵义会议会址静谧庄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的警灯始终明亮。从“初代民警”的“铁脚板”到新时代的“数据网”,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在这里,平安不是口号,而是一代代民警用忠诚与奉献书写的时代答卷。
主创:王信姚腾
一审:余从源
二审:余旭
三审:唐全寿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