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戴恩斯近日访华,在中美会谈中甩出“必须解决芬太尼问题”的通牒时,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哑然失笑。这个让美国缉毒署惊呼“史上最致命毒品”的芬太尼,其泛滥的根源恰恰在美国自己身上。
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占全球5%人口的美国,消耗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2013至2023年间,美国的芬太尼致死人数暴增3倍,2021年超过8万人,相当于每天有200多辆满载的校车坠入深渊。更讽刺的是,这种强效镇痛药的发明者正是美国强生公司——他们一边研发“医疗神器”,一边纵容药企将其包装成“无成瘾性”的止痛药推向市场。当成瘾患者激增时,美国政府不仅没有严惩医药利益集团,反而在2023年上演了国会众议院133票反对禁毒法案的荒诞剧——132张反对票来自号称“进步”的民主党。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大麻合法化的政策导向、医生滥开处方的行业潜规则、底层民众的药物滥用传统,共同编织成美国的“毒品罗网”。正如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所言:“芬太尼问题的病根在美国自己身上,病灶在社会制度深处。”
面对美国的指责,中国甩出了硬核数据:自2019年在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以来,国内批准上市的芬太尼类药品仅有4种,对北美地区是零出口。在禁毒合作层面,中国与30多个国家签署50份合作文件,2024年专门成立中美禁毒工作组,破获佟某某涉毒洗钱案等跨国案件。这些举措得到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公开赞誉:“中国为全球禁毒树立了典范。”
戴恩斯访华的真实剧本早已写好:以“解决芬太尼”为前提,要求中国在关税问题上让步。这种“毒品换关税”的勒索逻辑,暴露了美国对华贸易战的三重底色:
第一,利益集团的续命游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产业空心化,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将制造业外包。当特朗普政府试图用关税挽回颜面时,受害最深的却是美国农民和能源企业。芬太尼问题不过是给关税战披上“道德外衣”的遮羞布。
第二,霸权思维的路径依赖。从“长臂管辖”到“二级制裁”,美国习惯用单边制裁迫使对手就范。但这次他们失算了:中国《反外国制裁法》的“包括但不限于”条款,堵死了所有制裁漏洞;“反向长臂管辖”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任何不配合中国制裁的实体,都将被禁止进入中国市场。正如彭博社所言:“中国用美国的方式,打造了更锋利的反制武器。”
第三,战略误判的代价清单。美国低估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2025年的中国,外贸依存度从2018年的33%降至25%,与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额持续攀升。当美国能源企业发现中国LNG进口船转向卡塔尔时,当农业州议员收到农民的抗议信时,他们终于明白,世界再也不是美国说了算的世界。
面对美方访华的极限施压,24小时内中方就公布了《实施〈中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通电全球,全面迎战,奉陪到底。
第一步,法律亮剑。《反外国制裁法》22条新规,将“最终解释权”和“长臂管辖”化为利刃。某欧洲企业高管私下坦言:“现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在重新学习中文法律条文,没人敢得罪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第二步,精准反制。2025年2月,中方对美国能源、汽车加征关税:液化天然气港口的专用性让美国难以转卖,大排量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替代性一目了然。正如央视评论指出:“中国反制的不是商品,而是美国的霸凌逻辑。”
第三步,战略破局。中美禁毒工作组的持续合作证明:中国愿意在禁毒领域提供专业支持,但绝不容忍将毒品问题政治化。这种“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智慧,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与底线。
历史终将证明:那些试图用毒品问题绑架贸易的政客,最终会被自己编织的谎言绊倒;而坚守道义与底线的中国,必将在风雨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这,就是关税战背后最朴素的真理。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