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楠最近有点烦。
本来靠着《难哄》里的“温以凡”火了一把,商业价值蹭蹭往上涨,结果呢?
一组几年前的旧照被扒出来,直接送上热搜。
大家伙儿盯着照片里的“小圆脸”和现在的精致模样,开始疯狂讨论:这到底是“女大十八变”,还是“改头换面”?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好受?
章若楠倒是挺坦荡,开了个直播,素颜上阵,还把自己的化妆包翻了个底朝天,试图用“妆容大法”来解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是眉笔,又是眼线,力证自己只是妆容技巧提升了。
但网友也不是吃素的。
美妆博主直接上3D建模,一顿操作猛如虎,得出的结论是:鼻基底高了,下颌角线条变了。
这下,“妆容说”彻底崩盘,质疑声浪更高了。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也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大家对明星的外貌要求越来越高,恨不得个个都长成“标准美人”。
另一方面,又对明星“变脸”的行为嗤之以鼻,觉得不真实,不够自然。
这种矛盾的心态,挺微妙的。
说实话,这事儿也怪不了网友。
毕竟,现在医美技术这么发达,明星“微调”一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你看,国内医美市场都突破4500亿了,明星定制项目占了快五分之一。
>
那啥,72小时“午休式变美”套餐,听着都让人心动。
而且,圈里人也明白,颜值就是硬通货。
章若楠经纪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2023年形象管理支出同比增长了217%。
这钱花得值不值?
《难哄》播出期间,她的商业价值指数飙升386%,成了8个国际品牌的代言人。
这数字,够刺激吧?
不过,这事儿也反映出一种代际差异。
在豆瓣“鹅组”的投票里,68%的95后认为“艺人变美是职业需要”,但70后里,这个比例只有23%。
为啥?
因为70后那会儿,大家追星,更看重的是才华和作品。
但现在,95后、00后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颜值即正义”的环境里,对美的标准也更加苛刻。
所以,你看看,同样的哭戏片段,被AI换脸成旧照,有人觉得以前的章若楠更亲切,有人觉得现在的脸更上镜。
这根本就是一场“审美代沟”的大型battle啊!
话说回来,章若楠这事儿,也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儿。
横店每天都有无数的群演,怀揣着“变美即成功”的梦想,挤破头想往上爬。
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变得足够漂亮,就能改变命运。
仅这一个数字,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个人选择”时,是否忽略了“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
章若楠在庆功宴上说:“感谢每个阶段的自己。”这句话,听起来挺励志的,但仔细想想,又有点心酸。
她感谢的是哪个阶段的自己?
是那个婴儿肥未消、努力练习微笑控制的素人女孩,还是那个靠着“变脸”逆袭、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也许,两者都是。
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这个“造星工厂”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
是千篇一律的精致脸,还是独一无二的真性情?
或者说,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
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完美”,还是充满瑕疵的真实?
这恐怕才是章若楠“变脸风波”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