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太高明的离间计,可能会阻碍德云社张鹤擎的成名脚步

2025-03-26 16:16:14承再的

最近相声圈闹得挺有意思,相声演员闫宗海和评论家钱程隋意搞了个组合,在直播间里把德云社正冒头的张鹤擎当靶子打。

这帮人说张鹤擎现在"想红想疯了",还预言他要是真红到孟鹤堂那个程度,保准学人家退社单飞。这话乍听像同行互怼,仔细琢磨发现水可深了——这不就是冲着德云社软肋来的连环套吗?

要说演员想红这事,在相声行当里就跟厨子想炒好菜、司机想开好车一个道理。张鹤擎最近确实活跃,又是专场演出又是网络直播,前两天还在师父郭德纲的直播间里被当众表扬。人家凭本事吃饭,既没像某些人直播带节奏骂同行,也没搞什么出格操作,怎么就成了"不择手段"?反倒是这些评论家,天天盯着德云社的热度蹭,谁更想红不是明摆着吗?

关键点在于他们抛出的"退社论"。这招可比单纯骂人狠多了,直接戳中了德云社的命门。从岳云鹏到张云雷,从秦霄贤到郭麒麟,哪个当红演员没被传过退社?但这次情况特殊,张鹤擎现在就像刚冒芽的竹子——还没成气候但涨势凶猛。这时候给他贴"预备退社"标签,就像在嫩竹上划道口子,等真长高了裂痕自然就显出来了。

德云社现在确实青黄不接。2016年前后爆火的那批角儿,像孟鹤堂、烧饼他们,都到了需要转型突破的阶段。这两年除了张九南、尚九熙还有点水花,新人里愣是没杀出个能接班的。郭德纲又是搞《九龙出海》团综,又是要把霄字科回炉重造,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紧急补人才缺口。这时候要是能捧出张鹤擎这个新招牌,整个班子又能续上几年的气运。

可偏偏有人卡着这个节骨眼搞事情。他们算盘打得精:要是张鹤擎真被说动了退社,德云社人才断档更严重;就算人家没退,这种传言也够让师徒之间生嫌隙。这就跟往新刷的墙上泼脏水似的,就算及时擦掉,总归会留下点印子。毕竟在相声这行,师徒关系比普通职场复杂得多,既要讲规矩又要讲情分,哪经得起三天两头挑拨离间?

有意思的是,这种"退社预言"在娱乐圈其实是老套路。当年小沈阳刚红时,不也有人说他要离开本山传媒?岳云鹏商演爆满那阵,不也传过他要自立门户?但德云社这次的情况特殊,前有曹云金退社风波的前车之鉴,现有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压力,再加上短视频时代捧红个新人比过去难十倍,这根弦绷得可比以前紧多了。

咱们不妨看看数据:德云社现在每年商演超4000场,但能撑场的新生代演员十个指头数得过来。张鹤擎最近三个月抖音涨粉80万,线下演出上座率稳定在九成以上,确实有接棒的苗头。这时候要是被舆论搅黄了,德云社至少得再花两年培养新人。所以那些说风凉话的,未必真在乎张鹤擎走不走,他们可能更想打乱德云社的推新节奏。

话说回来,这招离间计虽然老套,但杀伤力在于成本低见效快。就像往鱼塘里撒把沙子,鱼未必会死,但肯定游得不痛快。张鹤擎现在要应对的不仅是业务提升,还得修炼"防舆论暗箭"的内功。毕竟在名利场里,有时候同行的嘴比观众的嘴更毒。郭德纲当年被同行排挤时说过:"相声这行,有时候自己人捅的刀子比外人狠十倍。"

不过这事也暴露了相声行业的畸形生态。按理说同行应该互相捧场,现在倒好,新人刚冒头就急着踩两脚。这不禁让人想起郭德纲早年的段子:"说相声的盼着死同行,比观众还积极。"如今看来,这话倒成了行业预言。只是苦了那些真正想好好说相声的演员,得在业务精进和防小人使绊之间找平衡。

说到底,张鹤擎能不能成角儿,关键还得看真本事。当年岳云鹏被骂"德云社最丑演员"的时候,谁能想到他后来能成国民笑匠?观众的眼睛终归是雪亮的,那些靠蹭热度博眼球的,终究会被大浪淘沙。只是希望这波舆论风波,别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德云社要是再培养不出新台柱,整个相声行业的市场蛋糕都得跟着缩水。

这事儿您怎么看?是觉得同行相轻自古有之不必大惊小怪,还是认为该给年轻演员更干净的成长环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