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全球票房超153亿元(截至3月23日)、跻身全球影史前五的成绩时,贵州正以“哪吒”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全新生态。从一座影城带动全城消费,到街头巷尾的文化符号赋能实体经济,再到传统企业借势IP焕发新生,贵州书写了流量变“留量”的答卷。
IMAX巨幕引爆“影院经济”越界影城成流量磁石
贵阳越界影城的IMAX巨幕影厅,因《哪吒2》的震撼特效成为全国影迷的“打卡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7日,该影城总票房达1497.1万元,其中《哪吒2》贡献率超90%,稳居全国影院榜首。该影城日均观影人数高达3500人,外地游客占比40%。不少观众“为一块屏赴一座城”,连带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40%,餐饮搜索量环比增长376%。
贵阳越界影城
影城通过非遗展演、角色扮演互动等活动,将观影热度转化为文化体验,催生了“观影+文旅”的复合消费模式。
重庆游客陈辰在观影后被电影中的侗族大歌打动,临时决定延长行程,深入黔东南村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街头彩绘与非遗文创:哪吒IP赋能城市美学
在贵阳街头,“哪吒”已从银幕形象跃升为城市文化符号。云岩区通过大型墙绘、雕塑和主题装置,将电影角色与苗族、侗族传统纹样融合,打造出“国潮打卡地图”。铜仁叶脉绣传承人杨丽以哪吒为灵感,用薄如蝉翼的树叶创作出叶脉绣作品。相关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引发“求同款”热潮,甚至被带上全国两会展示。
杨丽以哪吒为灵感,用树叶创作出叶脉绣作品。图来自铜仁文旅公众号
文化赋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影城一楼的“黔品优选”展销区汇聚苗绣、银饰、茶叶等非遗产品,既展现传统技艺的创新,也为手工艺企业搭建了产销平台。
“好彩头”联名哪吒:传统饮料焕发IP生命力
借势“哪吒经济”,贵州企业加速IP跨界融合。在铜仁市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灌装线高速运转,身着统一工装的操作员正为新鲜下线的1.5升哪吒系列饮品加贴标签。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铜仁)饮料厂厂长刘佳令介绍,随着国漫电影《哪吒》持续走红,哪吒系列产品走俏全国市场,相关IP产品订单激增,仅3月初公司已完成280吨生产任务,日均产能突破80吨。
当前,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正借势国漫顶流哪吒IP,通过技术创新与政企协同,向年产值2亿元目标全力冲刺。
铜仁市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铜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一座影城的爆满到一条街区的焕新,从一场非遗展演到一瓶饮料的破圈,《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IP与贵州文化创新的双重突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阳萌
编辑张婷
二审杨韬
三审周文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