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聊聊上周的波动,大家都能看出是外资卖出。
从高盛的数据显示,有对冲基金部分卖了。对冲基金偏短线风格,为了盈利做多做空都会操作。不过也强调,从数据上是短期卖出,中长线持仓还在提升。
当然要做空的话,通常是要有触发逻辑,比如近期有些复杂的对外关系引发担忧等,这里不方便多说了。
而从价值角度,港股核心资产却更值了:龙头股普遍业绩靓丽,都被提升了目标价。
上周我们持续分析,短期有分歧市场不支持主动做多。小投资者做波段很难,这种情况下,有逻辑的中期视角很重要。
那么上周波动中,哪些ETF更受中长线资金青睐?还是看看数据。
根据交易所数据整理,ETF申赎资金方面如上,不乏亮点。
前期科创50等科技主题在高位被派发,而现在资金再度配置的态度比较坚决,恒生系、证券、消费、地产等也有持续性。
只是赎回方面资金量更大,以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为主。看来机构心态上依然对全面行情没有信心,更偏向结构化预期。
而从融资数据来看,依然是科创、恒生、券商、消费等品种余额在提升,中线和短线资金的布局方向,有相当重合。
融资余额降低的资金相对要少很多,可见融资盘还是敢于逢低配置,没有乱了阵脚。
具体看下行业ETF的数据表现。
01科创、AI
规模超700亿的科创50ETF前期逢高派发比较坚定,而从3月开始有持续买回的操作。
而融资盘增长的速度更快,市场押注科技反弹的态度比较明确。
虽然波动挺大,但资金涌入人工智能ETF的趋势明确,规模突破160亿份,中线资金颇为认可,融资盘也是持续加码。
02恒生、港股科技
接下来恒生科技从2月下旬开始,持续获得机构增仓。从曲线来看,3130这只恒生科技ETF,是被“定投”的。大资金几乎是每日定额增仓。
融资数据在周五大爆发,逢低增配的意愿强烈。
兄弟品种港股通科技也是如此。份额上也超过了150亿份。
只是港股创新药、恒生医疗有派发现象,科技方向合力更一致。
03大消费
恒生消费以前还是小品种,近期流量暴增,基数不大的情况下份额翻倍了。
消费增量政策出台,特别是育儿养老的有望持续出现落地组合拳,提供了中线配置的逻辑。
规模更大的旅游ETF,资金拥抱的更坚决,份额直线增加。
旅游行业产业链长,政策空间和抓手也很多,比如扩大免签、发券等,资金比较认可。
从融资数据来看,旅游也比较亮眼。
主要消费ETF的数据上比较稳定,食品、乳业受益政策明显。
消费ETF的融资数据也是逢低增配的态势。
大消费长线价值提升,不过资金目前对于细分方向更为青睐,而且比较精明。比如酒ETF资金面相对就弱一点,可能因为政策层面远一点。
04其他热点品种
证券也是近期中线资金偏好的方向,逻辑谈过:龙头券商重组+IPO常态预期。
之前也有资金布局低位品种,但如地产这样持续性强的不多。地产净值还在下面,但是布局资金量依然大增。
只是从融资数据来看,信心还是不足。这表明主动投资角度很难把握,但有资金看好长线复苏。
机器人ETF,虽然有波动但资金没走。从净值曲线上,可以看出波段其实是很小的,除非真是短线高手,否则还是看长一点。
之前谈过一些逆周期布局资金的方向,煤炭是一个,资金继续大幅流入,而煤价其实新低了,但押注资金还是很坚决的。
光伏,行业反内卷+组件涨价,资金埋伏心态不变。
最后看一下宽基。
今年以来沪深300没怎么涨,可大资金持续流出,马上月底我们看到年报就能判断细节了。
猜测资金心态上,一个是对全面行情预期不足,另外一个就是调仓到景气方向比如港股、科技和其他低位品种上,赚更大的波动。
如果从20个交从20日的窗口来看,中长线资金一方面更有选择性配置景气方向,一方面在波动中积极布局。
市场波动因素很多,猜大小还是押注产业方向?这几周中长线资金布局的方向,尤其是在波动中的态度,可以做一个参考。
与时间为伴,和景气产业共舞,是更多资金的选择。
木鱼ETF原创分享,加油!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