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一手捧红靳东和王凯,拥有如此独到眼光的,必定非凡任务。然而,前偏偏钟情于一些配角色直到王凯在领奖台上深深一跪,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终于渐渐露出了一丝端倪……
慧眼识珠
在遇到孔笙导演之前,王凯和靳东在演艺圈中不过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演员。尽管王凯在2006年尚未毕业时便与华谊兄弟签约,但这并没有使他的资源有所改善。
毕业后,她参演的《丑女无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成绩。然而,由于饰演了“娘娘腔”这一角色,他的演艺道路受到了限制。
王凯的早年岁月,堪称是雄心未竟。直到2013年,他才遇见了孔笙,也因此邂逅了《北平无战事》。
这部剧堪称星光熠熠,王凯在其中反而显得尤为微不足道。起初,制作方并未完全认同让王凯出演警察局副局长方孟韦这一角色。因为在那个时候,他的名气实在微不足道。
然而,孔笙并没有因此放弃王凯,反而愈加重视他的演技表现。剧中有一场雪地独白的戏份,孔笙要求王凯连续拍摄了23次。仅为保留那一瞬间最具戏剧性的眼神。
剧集播出后,王凯在众多资深演员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奖的提名。由于其俊朗的外貌,他被观众称为“小鲜肉”。
对王凯来说,《北平无战事》是他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作品。尽管他之后参演了大热剧集《伪装者》和《琅琊榜》,但他始终把这部戏视为最重要的作品。
他说过:能够遇到这样一部剧和一群资深演员,是他的幸运。同样,孔笙的出现,也是他演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北平无战事》播出后,孔笙对王凯的才华深感欣赏。因此,他得以出演《伪装者》中的“明城”和《琅琊榜》中的“靖王”这两个角色。
然而,他再次遇到了他人的反对。第一个理由是王凯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第二个理由则在于他的外貌不太符合要求。
然而,最终这两位角色的出色表现,不仅验证了孔笙的决定,也印证了王凯的实力与价值。
在2015年举办的国剧盛典上,王凯因这两个角色分别获得了演技飞跃演员奖和最具人气奖。当孔笙导演为他颁发奖项时,他怀着真诚的心情单膝跪地,双手恭敬地接过了奖杯。
在领奖时,他表示,跪着接受导演的奖杯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正是导演的支持才成就了这两个精彩的角色。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今天的王凯。
同样,靳东之所以能够凭借《伪装者》一炮而红,离不开孔笙的支持与提携。靳东自1993年便踏入演艺圈。1999年时,他已经“高龄”才进入了中戏。<
/p>
只不过,他在中戏学的是音乐剧。毕业后,他选择了投身于演员事业。实际上,他的戏约并不少,只是大多数都是一些让人难以记住面孔的角色。
直到2004年,他凭借电影《秋雨》提名了华表奖的优秀新人奖。吴宇森也曾赞誉他为“善于用眼神演绎角色”。
遗憾的是,之后的他依然没有什么起色,依旧平淡无奇。
《闯关东》之后,他在话剧界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2012年播出的《温州一家人》,标志着他与孔笙导演的首次合作。
第二年,他们再次携手合作了《战长沙》。尽管这两部作品的口碑相当不错,靳东却并未因此迎来爆红。
直到2015年,《伪装者》大获成功,他凭借明楼这一充满正气的角色才终于被观众所认可。这个角色是整部剧的核心所在。
为帮助靳东深入理解角色,孔笙带他观看了大量历史纪录片。他通过对每个细节的精心打磨,成功地塑造了明楼这一角色。因此也获得了众多奖项。
王凯和靳东的成功,离不开孔笙慧眼识人的独特眼光。然而,谁能想到,像他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导演居然会乐于做起龙套角色?
爱跑龙套的名导
黄轩曾评价孔笙,说他就像一位没有任何架子的叔叔。他常常邀请演员们到他的工作室,一起喝茶、吃饺子,待他们如家人般亲切。
确实,孔笙尽管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堪称金字招牌,但他的为人却异常朴素。从他的面容中也能察觉到这一点。
常言道,相由心生,孔笙导演的面容则展现出一种深深的亲和力。他是一个热情好客、淳朴质朴的山东人。
当朋友兰晓龙称他为“谦谦君子”时,他露出了山东人特有的质朴笑容,笑着回应道:“夸奖过头了,我这人嘴笨,不善言辞,不过也就只是个业余导演。”情况确实如此。
他从1978年开始步入职场,直到1990年才正式担任导演一职。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杂志社编辑。
他做编辑的工作没多久,就觉得十分枯燥无味,于是决定转行,成为了一名与之无关的摄影助理。
1990年,他开始担任电影《孔子》的摄影助理。不到一年时间,她便晋升为主摄像。在艺术领域,他似乎天生具备一种独特的才华。1994年,他凭借《孔繁森》一片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摄影奖。
两年后,他开始尝试担任导演一职。一旦动手,令人惊讶不已。他执导的首部独立作品《民警程广全》一举斩获飞天奖二等奖第一名,并荣获山东优秀导演奖。在获得业界的认可后,他正式开始转型为导演。
从《闯关东》到《父母爱情》,再到《战长沙》和《温州一家人》。孔笙已然树立了行业的标杆。
在影视圈中,常常有人说“孔笙出品,必属精品”。随后,《北平无战事》《琅琊榜》《欢乐颂》《大江大河》《山海情》等作品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声誉,令他名声更为远播。
在创作经典作品的同时,他也乐于在自己的剧作中饰演各种小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常常在剧集中寻觅孔笙的身影。
他因此被观众誉为影视圈的“扫地僧”。在《琅琊榜》里,他出演了一个短暂出现的大臣角色。
在《大江大河》中,他再次化身为质朴的“本地人”。孔笙表示,自己跑龙套完全是为了娱乐和趣味。毕竟拍戏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他偶尔客串一角,也能为演员们缓解一下情绪。
在国内众多导演中,孔笙无疑是最贴近生活的一位。他既没有大导演们的架子,也没有成功人士的傲慢。正是这种朴实的品质,成为了他拍摄一部又一部佳作的关键所在。
孔笙凭借实际表现证明了,导演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成就演员或打造热门作品。关键在于他对艺术的热忱、对演员的深度发掘以及那份弥足珍贵的纯朴。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