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竟成蔡明人生的反向样本

2025-03-23 15:15:31牧灵枫

在综艺《一路繁花》里,倪萍宛如一颗被深藏光芒的明珠。或许正如她在最后坦白局所言,若由她主导节目,以她向来敢想敢说的行事风格,不停催促念叨,估计节目播出前会被团队“嫌弃”,播出后会遭观众“诟病”。所以很多时候,倪萍这位“大姨”其实处于“隐身”状态。

就像《甄嬛传》里甄嬛评价敬妃“在这后宫之中,许多人是隐藏了锋芒的,若真是一无是处,又如何能在华妃之下,隐居这么多年呢?”倪萍在节目中亦是如此。只有当节目组触及她的底线、在行程里她实在看不下去、聚光灯强制聚焦在她身上,或者和真正信任的人彻底放松时,她才会绽放出鲜活的倪萍本色。

我在这个节目里,最期待见证的不是姐姐们一成不变地遵循“优雅”模板,也不是故作祥和的一团和气,亦不是毫无意义的争吵。相反,我更希望看到姐姐们各自“张牙舞爪”地老去。

倪萍在节目里的第一次高光时刻,是和老闺蜜蔡明“偷吃”烤土豆。泸沽湖看日落后,两人漫步时被路边烤土豆摊勾住了脚步。尽管节目组给繁花团的经费有限,但她们还是馋得不行,决定合买一个尝尝。

吃完土豆后,倪萍坚持要付钱给老板。老板起初不愿收钱,想免费请她们吃,但她们态度坚决,一定要给钱。老板见状说给5块就行,倪萍却扫码付了60元。这是因为这个卖烤土豆的摩梭族女人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

倪萍如此坚持,是因为深知老板生活艰辛。由于摩梭族“走婚”习俗,女性要承担更多生育和养育的成本。但她没有直接施舍或捐赠,而是选择购买烤土豆来表达支持,既成全了自己心意,又维护了对方尊严。老板只要5块,倪萍转60元,这60元对倪萍或许不算多,可对老板而言却是意外之喜和祝福。

面对节目组后采时提到的倪萍擅自用自己钱、不遵守规则的问题,倪萍应对得相当从容。她提出老板要求的5块钱从繁花团公账出,剩下的55元自己私人支付。这样既符合规则,又兼顾了人情。倪萍的解决办法反倒衬得节目组格局小了,放掉了一个升华节目内核、共情女性群体、彰显女性力量的好机会,而这本应是《一路繁花》和繁花团存在的意义。

其实,女性展现出来的不该仅仅是对规则的服从。这几位姐姐在各自领域历经沧桑,都取得了出色成就。真正能登顶的人,绝非是一味墨守成规之人。在执行规则之外,更要有判断规则的能力,甚至有打破、颠覆并重新树立规则的实力与魄力。倪萍通过这个小举动,很具体地传达了这一点。

倪萍的第二次高光时刻是主动沟通。在印尼时,她指出团队最大的问题是迟到,并强调别看一个人只晚五分钟,却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作为团队里大姐辈的人物,她敢于直面问题,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来,还和大家一起设立规则,共同遵守,这是保证团队长久和谐的基础。

很多人在团队里并非没有怨言,但遇到问题、产生不同声音时,往往表面和谐,背地里却互相嘀咕,大群之外有小群,小群之外还有私聊。久而久之,不满得不到表达,矛盾得不到解决,团队的向心力就会像蚁穴溃堤一样从内部瓦解。此时,必须有人站出来当“坏人”,直面问题,抒发情绪,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得以巩固。

当时,李小冉和刘晓庆听倪萍说迟到的事情后,先后表示自己没迟到、表现还可以。倪萍非常明智,她没有评判她俩的话,而是把话题引向自己,说包括自己和蔡明在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迟到的情况。她先放低姿态,承认自己也迟到过,给大家都留了面子,让大家情绪缓和,而不是激化对立局面。

当问题被提出、矛盾被激化时,主事者的态度会影响全局走向。倪萍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不是批评某一个人,而是要解决共同的问题。当下评判谁迟到、谁迟到得多没有意义,团队需要达成的共识是未来该怎么做,是继续懒散耽误时间,还是一起守时。讨论应着眼于当前达成共识、提出未来方案,而不是纠结过去的错误。倪萍这简单的一句话,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深度好文计划#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