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杨念)3月22日,毕节市水务局携手市教育局、市水文水资源局、市科技馆及七星关区水务局,在人民公园启动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主题的年度系列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普法宣传、实践互动与政策解读,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展示毕节市水利建设成果,凝聚全社会共护水资源的强大合力。
据悉,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本次宣传活动从3月22日开始,将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为期一周。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
近年来,毕节市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共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708名,聘请河湖保洁员、护河员1462名,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的河湖保护管理机制,连续8年组织“生态日”河长大巡河活动,发现并解决河湖问题1300余个,完成167条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以及管理范围划定成果上图,细化河湖年度治理目标,推动河湖水质持续向好,全市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乌江、赤水河等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2024年,东风水库获评“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称号,织金河幸福河湖建设案例《凤凰山下引凤凰,织金河上游鸳鸯》,入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2024)》幸福河湖建设篇。
在节水方面,全市已建成775个节水载体,其中节水型公机构723个(3个获节水型标杆公共机构称号、2个获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节水企业52个(3个获节水标杆企业)。
在法治建设方面,毕节市水务局加强立法前期研究,加快完善水法规体系,积极配合水利部、省水利厅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水法规体系的建设。
2024年以来,市县两级办理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6件,涉及河湖安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勘察设计等多个涉水领域。通过案件办理,有效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推动水利行业的法治建设。
在保障农村供水方面,毕节市出台了《毕节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探索“有偿用水、计量用水、错峰供水、应急供水”四个用水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机制,落实风险研判、责任挂牌、资金保障、队伍保障、宣传发动、供水服务、动态清零和督查问责等“八项机制”,研究制定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六项措施”。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511处,覆盖供水人口793.3万人。
今年1月10日,夹岩水库正式启动向七星关城区供水,标志着被称为贵州水利“一号工程”的夹岩水利枢纽及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正式向七星关城区供水,成功打通夹岩水库供水“最后一公里”,为七星关城区提供“双水源”保障。
本次“世界水日”系列活动通过“宣传+科技+法治”多维发力,不仅普及节水知识,更传递“节水即护未来”的理念。
活动当天,在人民公园广场设立法律咨询台,累计发放《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宣传册1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涉水相关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亮点纷呈,节水宣传将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五进”行动,构建全民节水网络。
近年来,毕节市水务局锚定“水安全保障”目标,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水资源,写好水文章。2024年全市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近1.1亿立方米,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3万吨/日,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8.39%,达成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筑牢了水利基石。(徐锦、黄亚雪、王蔓雨、王明明参与采写)
一审:韩春华
二审:孙延
三审:马本立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