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达式常在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出生,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平凡的故事,他的祖籍是江苏南京。家里的日子过得不太容易,八口人,六个孩子,达式常作为最小的,头顶上有一个姐姐和四个哥哥。
父亲以前是个读过几年私塾的账房先生,凭着微薄的工资,勉强养活全家。母亲在家忙活,做着琐碎的家务,原本就不富裕的一家人,命运仿佛不肯善待他们。后来,父亲失业了,家庭这根顶梁柱一下子倒了,日子顿时变得艰难无比。孩子多,连吃饭都成了一件麻烦事,常常是这顿吃了,那顿就没了,饥肠辘辘的感觉像乌云一样笼罩着这个家。
为了让全家能勉强过下去,父亲不顾昔日账房先生的面子,开始在街头摆地摊。而母亲也只好去干那些体力活,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吃了不少苦。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达式常从小就特别懂事,特别孝顺。他看到妈在为生活拼命,常常主动帮忙,那个小身影总是在家里外忙碌,尽量减轻母亲的负担。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妈却始终明白教育的价值,她相信“惟有读书高”“学问勤中得”,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她就会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上学。
达式常可真是个争气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都稳稳的优异。在父亲以前老板的帮助下,他终于有机会在上海上小学。那时的他心里明白,只有用功读书,才能改变家里的困境,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除了学习,达式常对文艺也是情有独钟。从小学起,他就沉迷于各种文艺活动,每次都全心全意地参与,仿佛在那小小的舞台上,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希望。
他特别喜欢看电影,可惜家里条件有限,根本没法给他买电影票。为了能进电影院,达式常就开始省吃俭用,课余时间去做零工,哪怕只是赚上一点小钱,他也会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只为能看一场自己心仪的电影。在那昏暗的影院里,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仿佛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那些精彩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悄悄在他心里埋下了对演艺事业的热爱种子。
进入中学后,达式常的成绩还是一顶一的好,靠着奖学金顺利过日子。他对文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开始在学校里演话剧,还参加文艺表演。在舞台上,他像是换了个人,充满自信,活灵活现地演绎着每个角色,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家人也为他感到无比骄傲,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校园里,那些青涩的日子总是让人怀念。课间的欢声笑语,图书馆里的静谧时光,偶然间的擦肩而过,仿佛都在为相遇铺垫。两颗心在无意之间交汇,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悄然产生了情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见证了他们的点滴,操场上一起挥洒汗水,食堂里分享美食,图书馆里并肩攻克难题,那些小小的瞬间都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情感在眼神交汇的瞬间愈发坚定,仿佛这一生的承诺早已悄然许下。毕业季来临,他们站在校园的门口,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心中明白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将会伴随一生,无论未来多么不可预测,他们都将携手走过,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
1959年,达式常凭借出色的成绩成功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这无疑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机。彼时,他的老师是享誉盛名的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指引下学习,达式常明白机会来之不易,更加珍惜这段珍贵的求学时光。
在学校里,他邂逅了一生的挚爱——王文皓。王文皓也出自一个贫困的家庭,出生在上海农村,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跟着哥哥嫂子一块长大的。命运的波折没能击垮她,反倒让她更加成熟出色,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或许是因为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达式常和王文皓之间总能产生不少默契,没多久两人就成了好朋友。每当学校放假,同学们个个欢天喜地地回家团聚,校园渐渐显得冷清,只有达式常和王文皓选择留下来继续苦读。他们不想让家里添麻烦,心里还想着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充实自己。
俩人常常一起去食堂,那儿总是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可他们却总是点最便宜的菜。坐在角落里,边吃边聊,不是讨论学习上的事儿,就是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的感情也在这种日常互动中愈发亲密。
达式常个子高,颜值也不赖,学校里总有女生围着他转。不过,他心里只珍惜王文皓。对他来说,跟王文皓在一起,俩人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相处起来就没有自卑和拘束,只有那种心领神会的理解和温暖。
有一次,王文皓生病了,不得不请了几天假。那段时间,达式常心里空荡荡的,啥都提不起兴趣,整天魂不守舍。他一直担心王文皓的病,终于忍不住去看她。看到病床上虚弱无力的王文皓,达式常心里疼得厉害,眼神里满是关心。王文皓见到达式常来,心里也特别感动,俩人对视一笑,那一瞬间,感情在他们之间迅速升温,更加坚定了彼此就是一辈子的伴侣,就这样,他们如愿以偿走到了一起。
王文皓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常常生病,她心里特别忧虑,觉得自己会拖累达式常。她想起小时候,因为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家里又没钱,只能一直忍着。这样一拖就拖成了病根,动不动就感到虚弱。达式常从来没多说什么,只是在她身边默默支持她。面对这么严重的病情,她心想,和人谈恋爱,真的是耽误人家呢。不过,达式常总是细心体贴,时时安慰她,开导她,像他这种人,哪个女孩子不心动?虽然自己身体不好,结婚前有人对达式常说,她这个孱弱的身体将来还不一定能生孩子,甚至说娶了她就是多了个负担。但达式常根本不为所动,他选择了她,她也不会选择放弃他。
达式常的温暖与真心,就像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渐渐消除了王文皓心中的疑虑,俩人的感情也越发坚固,彼此都坚定地认为对方就是要一起走完一生的那个人。
1962年,达式常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顺利毕业,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顺利进了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演员。王文皓也不甘落后,成功进入上海美影厂,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俩人都踏上了各自的职业道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婚后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他们始终没有选择分开,始终携手共度。
成为演员后,达式常积极投入话剧和电影的演出,他的首部电影是《兄妹探宝》。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他非常用心,抓住每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在这次拍摄中,他也积累了不少表演的经验。
1965年,达式常的演艺生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他在电影《年青的一代》中出演了“林育生”这个角色。为演好这个人物,他不停地琢磨剧本,深入研究角色的个性和内心,努力让自己融入到角色里。电影一上映,他凭借精彩的演出迅速走红,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
随着名气的提高,达式常开始考虑和王文皓的婚事。1966年10月1日,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时候,他们的经济状况真是捉襟见肘,婚房不过6平米的小屋,里面空空如也,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无法找着。两人没办什么热闹的婚礼,只是简单地吃了碗阳春面,算是庆祝了。尽管生活很苦,但在彼此的眼中,却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他们把对方当作唯一的依靠,深信只要携手同行,哪怕再艰难的日子也能一起撑过去。
命运真是爱捉弄人,婚后没多久,他们就陷入了生活的困扰。达式常不得不离开演艺圈,去农村劳作,整整待了8年。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两人被迫分开,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思念。王文皓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照顾自己都很艰难,还要同时养活年幼的女儿,日子过得相当紧巴。达式常在农村,心里总是牵挂着妻子的健康与生活,却无能为力,只能在信中一遍又一遍嘱咐她要多加照顾自己。
其实,起初因为王文皓的身体一直不好,两人一合计决定不生孩子。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1970年,王文皓竟然意外怀孕。这消息让他们又惊又喜,心里虽有些担心,毕竟那时候的日子真的很艰辛。
不过,他们还是满心欢喜地盼着小生命的降临。
一年后,王文皓终于为达式常生下了一个小姑娘,他们如愿以偿当上了爸妈。达式常望着怀里的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特意给她起名叫“达秧”,希望她能像秧苗那样,在生活的田野里茁壮成长,承载着一家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种执着不仅是对梦想的坚持,更是对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的尊重。正是这种初心,让我们在繁忙的日常中,不被浮华所迷惑,始终牢记最初的目标,勇往直前。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保持那份热情,才能让事业更上一层楼。
自从有了女儿,达式常觉得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和动力。他更想通过自身的拼搏,为家人提供更优渥的生活条件。
1975年,达式常终于再次站上了他心心念念的荧幕,重新投入拍摄。他参与了电影《春苗》的演出,这一归来就像是积攒已久的能量终于释放,演艺之路开始有了翻身的机会。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陆续参与了《难忘的战斗》《万里征途》《东港谍影》《燕归来》《人到中年》《谭嗣同》等多部影片,每个角色他都认真打磨,把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演绎得活灵活现。
在拍摄《人到中年》时,有场戏需要展现主角在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疲惫与无奈。为了把这场戏演好,达式常提前几天就全心投入到这种压抑的情绪中,仔细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拍摄那天,他穿了件略显旧的衣服,头发有些凌乱,眼中满是疲惫与沧桑。他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微微弯着腰,仿佛真在肩上扛着重重的担子。镜头一对准他,他只是轻叹一声,那一声叹息中蕴含了许多复杂的情感,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为之一动。这场戏也因此成为了影片中的经典片段之一。
凭借着超凡的演技,达式常在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备受欢迎的男演员。他不仅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和金鹰奖最佳男主角,还因此成了众人瞩目的影帝,声名赫赫。
1987年,达式常在武侠电影《书剑恩仇录》中担任乾隆这个角色。为了把角色演绎得更好,他查阅了不少历史资料,深入研究了乾隆的生平和性格,力求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立体。他在片中的表现极为细腻,把乾隆的威严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他顺利入围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演技再一次得到了圈内的高度认可。
到了90年代,达式常依旧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对每个角色都认真负责,无论角色的大小和戏份的多少,他总是全力以赴。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那股敬业劲,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了业内大家都非常佩服的老戏骨。
名气越来越大的达式常,吸引了不少女粉丝的追捧,每天涌来的信件像雪花一样,满是姑娘们对他的爱慕与对角色的赞美。不过,面对这些诱惑,达式常依旧坚持本心,心里只有他的妻子王文皓,始终没有绯闻,也从不对妻子动过心思。
王文皓对此态度非常自信,她直言:“我老公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最明白,这不是自信,而是他人品确实不错,不会做对不起家庭的事。至于感情会不会变淡,他确实没和我说过‘爱’,但我就是感觉我们之间不会夹杂其他人。”
平凡的日子里,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虽然达式常在演艺圈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他拍戏拿的主要是工资,跟现在那些演员的高片酬比起来,还是显得不够。所以,即使他在红的时候,手里也没攒下多少财富。
到了2001年,达式常61岁了。他把多年拍戏攒下的所有积蓄拿出来,在上海购置了第一套房子,终于给家里人一个温暖又明亮的家。那天全家搬进新房,看着宽敞明亮的房子,王文皓的眼里闪着泪光,达式常也是感慨万分,觉得这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尽管达式常买了房,买车这事儿他一直没考虑,也从没想过自己开车。这背后其实有一段让他心里一直毛毛的经历。说起来,在拍戏时,他曾两次卷入车祸,那些刺激的瞬间,车辆碰撞发出的巨响,玻璃碎的声音,还有受伤后的酸痛,统统在他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他对开车生出了深深的畏惧。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达式常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曾为了工作四处奔波,留下的只有忙忙碌碌的背影,心头满是愧疚。他感慨道:“我过去为了工作跑来跑去,只留下一个忙碌的身影给我爱人。虽然我尽量把工作安排好,留点时间陪家人,但这还是不够。我妻子真的是太包容了,总是在等我回家。她总是在鼓励我,觉得我做得很好,给了她很多,其实她才是让我拥有美好生活的人,我想好好陪伴她。”
<p>到了老年,达式常慢慢减少了拍戏的次数。不过,他可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行业,因为演艺事业早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7年,达式常荣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这可以说是对他在演艺圈多年来辛勤奋斗的一种认可。到了2023年11月,他又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实在是名符其实,这些奖项都见证了他在表演事业上的辉煌成就。
现如今,已经83岁的达式常依旧坚守在荧幕前,努力拍戏,继续为他热爱的演艺事业拼搏。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这个领域,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凭借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演艺的热爱和生活的执着。达式常一生只钟情于一位伴侣,真心只给了妻子,即使在事业巅峰期间,他也始终如一,毫无绯闻。这位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成为年轻演员学习的楷模,大家在他身上看到了爱情的纯粹、事业的坚守和生活的真实。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